在官員們的估算之中,頂多也就帶走一萬人吧。

這個數目的口糧,每個郡府或者縣衙裏頭要一要,和當地的豪紳們談一談,要拿到手還是不困難的。

最後能拉到十萬人這個數目,這些官員們那是真的完全沒有想到,協同會的人真的能這麽給力,不僅把流民們基本都帶走了,好些在當地種田的佃戶也都給協同會成員給拐走了。

畢竟九一這樣的比例,他們就是老老實實種田也都吃不飽飯,但去南貞郡那邊,官老爺說隻要十五稅一,而且自己開墾出來的田地還能免稅,那為什麽不去?

就算國人再講究故土情懷和落葉歸根,那也是基於能活下來這一點。

這些佃戶一走那就是拖家帶口的好幾號人,並且一嚷嚷,一個村子裏走的還不是一戶兩戶。

一開始人數超過預期的時候,這些官員們就覺得有些不對了,但咬咬牙還是給弄出來口糧了。

後來人數和預估相比翻倍了,官員們覺得這樣不行,和協同會的人去談談,然後協同會那邊的人說,既然翻倍能咬咬牙要出來,那再多一點,也不是完全不可以的吧。

不能前麵的救了,後麵碰到了的就這麽見死不救啊,實在要不到糧食了的時候再說吧。

都這樣說了,這些官員們也隻能咬咬牙,繼續去多要一點。

再多要一點。

要不然協同會的那些人把他們的要求完成那麽好,自己做官的卻拉垮了怎麽行?那到了南貞郡之後,他們要怎麽管理這協同會的人呢?

自古文人就沒有不好麵子的,這顏麵的事情不能丟。

於是最終從多要一點到多要億點點,一直要到現在十萬人,這些官員們真的是要到自己腦袋都要禿了,並且把未來南貞郡很多往來經營的事情給談出來了。

是好事啊,但如果再給他們選擇的機會,他們選擇留在京都城裏頭。

三省六部那沒日沒夜加班算什麽,他們這邊才是真的苦逼。

救了這麽多人,成就感是很高,可是他們一開始從京都城裏頭出來,真的完全沒有要做好這些事情的心理準備,生怕哪一次要不到糧食了,這麽多流民當場嘩變,那誰都頂不住。

——到後麵這些官員們是真的這麽和那邊幾個郡的郡守及豪紳們聊的,你們不給,外麵那麽多流民可是會掀桌的,你們再考慮一下給不給吧。

——官員們也不想這麽流氓著地聊天的,但普通的聊法已經沒辦法聊出來這麽多糧食了。

瞧瞧,京都城裏頭的事務做完也頂多就是猝死,但這邊的事情做不好那是可能會不得好死。

當然帶這麽多人行進也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的。

這麽有組織有記錄的數萬群眾在,這些官員一路上都沒有碰到過什麽不長眼的匪徒向他們靠近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