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晏內心裏略微算了算,瞬間就被這龐大的流民數量震撼到了。
立即這流民問題就成為原晏心中必須治理的問題之中最首要的程度。
若是誰心懷歹意,瞬間就可以在大邵各地扯起來數百萬的大軍啊!
要知道西都府那邊有二十萬的軍隊那是因為每年都要去對付西夷,同理北都府也是一樣的情況,東都府和北邊接壤較少,略微次之隻有十萬軍隊也主要都在邊境。
其他都府內不過隻有數萬人用於鎮壓各郡府內那些小規模的造反流民。
但若舉起反旗的不再是小規模流民,而是百萬之巨呢?
即便流民們手中隻有棍棒,也沒有經受過任何訓練,僅憑人數就可以把都府內數萬兵馬給徹底吞沒。
原晏略微一想就覺得膽寒。
這時原晏能意識到,其他被貶謫下去的文臣們自然也是能意識到,所以這位趙知縣才會對原晏發出這樣的反問。
他們之所以這麽努力治理當地,也不僅僅是想要功績早日回到京都城,而是真切地發現了這京都城之中所見的盛世太平之下,翻湧著能把他們所有達官貴人們淹沒的暗潮。
當然即便是沒有發現這內裏的恐怖,這些朝臣們也不會完全不去思考怎麽解決這流民的事。
文臣們追求的也是那大同世界,他們本質上也並不希望有沒有田產隻能吃草根和樹皮的流民出現,隻是他們作為利益的團體,也不可能去要求那些豪紳們把吞下去兼並的土地,讓給這些百姓。
而且隨著人口沒有節製地增加,即便是大邵的土地全都平均分配,也是不能滿足越來越多的人的。
當然原晏他這裏並沒有從這麽深沉的方麵去考慮,他隻是純粹意識到,辟土開疆這件事不談其他,能夠將大邵地界內無數是不是造反的流民全都塞進去,對於大邵來說,就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
西夷北蠻那邊是肉眼可見的不適合生存,要不然那邊的人也不至於每年秋季都來他們大邵這邊劫掠。
但南邊……
原先朝中認為南邊炎熱多瘴氣什麽的,也是塊不適合生存的地方,可現實是跨越了那片巨大的森林和山丘之後,就是大貞這塊肥沃的土地。
這世上肯定不是隻有大貞這塊地。
北邊西邊都不合適,那南貞郡繼續往南是不是還有地方?
第85章
原晏思考著怎麽把這龐大的流民人口給解決掉, 但対於在大貞國變成南貞郡之前,就從京都城之中出來的這位趙知縣來說, 倒是沒有考慮這些事情。
趙知縣是第二批被貶出京城的, 対於他們來說,自己的首要任務還是邵奕在朝堂上給他們布置的。
天下太平但是稅收少了,錢糧到底都去哪了這個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