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邵:好聽就是好瓜(誤)
第102章
之前邵奕讓李慎傳話出去, 史書經義佔四成的時候,這些考生們覺得太少了, 但迫於形勢隻能是接受, 但現在坐在考場之中,拿到這史書卷子後,發現還不如不要這四成。
卷子是從前慢慢往後發的,坐在後麵的考生們聽著前頭傳來夾雜著‘這是什麽啊!’聲音的慘叫, 還以為前麵發生了什麽大事了, 等到卷子落在自己手裏後看完……
還不如真發生什麽大事呢!!!
邵奕在考官樓聽著聲音, 想象著這混合著的悲慘鳴叫之中有葉共謙的一份, 十分安逸地再喝了口茶。
但實際上拿到卷子的葉共謙看完題目也就隻是表情驚愕了陣,並沒有太多的反應。
畢竟他本身也沒有帶著這次會試一定得要過的壓力, 反倒能鎮定地先把這十道題看完。
實際上這份卷子裏頭好些題葉共謙也摸不著頭腦, 但也沒有到全都不會的程度上,這十道題中有好幾道題他琢磨之後很快就有思路可以解答的。
葉共謙便先開始做自己會的這些,然後從自己會的題目之中去尋找解答其他題的思路。
這次出卷人都是皇帝陛下,既然是同一個人,肯定在思維上不會有太大差異。
而且葉共謙做著做著還覺得這些題目還挺有意思的,至少能在這張卷子上考出高分來的學子,肯定屬於膽大心細、思維活躍能夠接受新興事物那類, 隻是死讀書隻會鑽研老一套東西的,肯定會在這卷子上折戟沉沙。
葉共謙一邊做題一邊想著。
陛下用這套卷子篩選出來這樣的官員, 看起來對著大邵天下改革的雄心,已經不準備做任何掩飾了。
將大邵其他地方也變成如同京都城這樣。
葉共謙熱血又燃起來了一些,但看著眼前這十道題, 也不由揉了揉額頭。
這真的是太多了。
或許陛下拿出這麽多道題來,就沒有準備讓他們這些考生做完吧。
葉共謙倒是理解陛下的想法, 若是和往常一樣隻有五道題的話,很可能就會出現正好五道題都在考生的知識盲區範圍之內,畢竟陛下出的這題目實在是太過於新穎了。
十道題的話範圍就更加寬廣起來,葉共謙之前看完就發現幾乎涵蓋了大半的史書節點,不至於讓考生一道題都沒辦法解答。之後能因此有想法的,就能解開其他的,沒想法的那說明就不是陛下所要的官員了。
葉共謙不知道在這一片哀嚎之中,有多少人和他一樣領悟了陛下心思,但葉共謙不覺得自己是芸芸眾生之中多特別的一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