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那句:「“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正是出自恒溫之口他的確沒能流芳百世,但至少也沒有遺臭萬年,所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是這麼想的,卻沒有這麼做,到最後也沒有達到目的。
想想他這一輩子有過大起風光無限,也有大落鬱鬱不得誌了,畢竟三立皇帝二次廢,在曆史上也少見了......
司馬曜繼位時,由於年齡太小,褚太後還是臨朝聽政,當初簡文帝事情打理之後,盧悚帶領的幾百人,殺入雲龍門,大聲的宣稱海西公司馬奕將要回宮複位,帶著人一窩蜂衝進去直接入朝堂,內宮,見到東西就搶,看見人就殺,這家夥怎麼就像是來打劫的,趁著朝政維穩之際做出這等事情來,簡直就是犯上作亂,新皇帝當然不會放過他,在禁衛軍的反抗下,盧悚兵敗被擒,最後被下令處死。不過司馬奕被貶後,確實有人來找過他說什麼太後密詔讓他複位,但是司馬奕小心駛得萬年船並沒有聽從那個人的建議,想著會不會是恒溫來試探自己的,也就沒有在意這件事情,之後便是整天尋歡作樂,命裏倒是有始有終。
此時的皇帝一聽說恒溫死了,當然是很震驚了,止不住心中的興奮,這下司馬曜可以放心當他的皇帝了,再也沒有人可以抗衡了,隨即拜謝安為尚書仆shè兼吏部尚書,與尚書令王彪之一起幫助司馬曜輔助朝政。
幾rì後,王坦之出入徐州刺史,謝安也是一步步往上升,大權在握,但此人沒有野心,他還是希望著晉朝能夠興盛起來,這幾年來皇帝頻頻更換,朝政早已荒廢,為今之計就是輔助司馬曜管理好這江山。在他的建議下,以安定和諧為重的方針政策,讓皇帝發展生產,與民休息。
他還向皇上引薦了恒溫的弟弟恒衝,皇帝一聽大驚說道:「其兄早已有反叛之心,他的弟弟怎麼還可以再次任用,就不怕rì後也會起叛逆之心。”」
為了消除司馬曜的顧慮,謝安也深知那恒衝和恒溫是不一樣的,此人正值,有文武之才,理當重用就算有什麼心思,謝安也早已心中有數,既然舉薦就不怕他反叛,讓皇帝不必擔憂。
話說恒衝當權之後,管理豫、兗、青、揚五州諸軍事和徐州刺史,負責鎮守京口,後來又轉為都督七州諸軍事,兼任荊州刺史。他也是一個知大任,明大理的人,像謝安這樣的能人,自己的威望和德望都不如他,也願意聽從他的安排,心甘情願的留守四方。
在這兩年的發展中,謝安的功勞最大,消除了諸將領的猜疑,讓君臣關係更加的和好,還促進了發展,引薦了一批有才能的異士,此時的司馬曜剛過十四歲,這一年是公元375年,他正式的臨朝親政,更改年號為太元,讓大臣謝安輔助自己管理政務。
司馬一朝皇帝命運是如此的多舛,更替頻繁命也太短,到了司馬曜這裏也算是真的有一段安穩的rì子了,也是由於剛登基,外無憂患,內一片祥和,每天辛勤,不辭勞作,盡心努力的管理國家大事,還能夠重用賢臣....開始了他的皇帝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