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香港普洱茶的發酵和陳化(1 / 1)

◇二 香港普洱茶的發酵和陳化

早些年間,雲南出產的普洱茶,都需要馬幫運輸。為了節省空間、加大運輸數量,雲南大葉茶都是按照貢茶的標準壓縮成一定形狀,比如壓成餅茶和沱茶。

從雲南到香港,要經廣東,千裏迢迢,要從海拔2000米到零海拔,要經過熱帶雨林氣候,從高原再到熱帶,最後經曆海洋氣候,曆經3—5個月的顛簸,普洱茶才能運輸到香港。這個過程中,隨著海拔下降、空氣濕度逐步增加,普洱茶一路上逐漸發酵。

而且,馬幫在運輸過程中,為了防止茶餅碎裂,一路上又經常噴一些水,使得茶餅不會炸裂。這種人為的濕度加大,又加快了發酵的化學反應。等到了香港,綠色的雲南普洱茶生餅已經發酵成棕紅色的餅茶。這時的普洱茶已經完全失去了在雲南剛生產時的生猛苦澀,而是展現出一種溫潤的味道,入口醇和,回味悠長。

香港人大為喜愛,他們甚至認為普洱茶就是他們喝到的這個樣子。

實際上,這種普洱茶,和從群山中采集出來的雲南普洱茶,從口感到色澤,都有了很大距離。

由於雲南到香港,路途遙遠,加上道路難行,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香港少有人來過雲南,幾乎沒有人見過普洱茶最初的樣子。他們覺得雲南普洱茶就是褐紅色的。而獲利方,比如知道或者見識過普洱茶微妙變

化的商人,由於利益的原因,也就不說破了。商路由此建立,一方有的賺,另外一方有的喝,大家也就如此繼續下去了。

香港是個商業氛圍非常濃鬱的社會,隨著普洱茶的銷售量越來越大,香港商人迅速發現了普洱茶的奧妙,知道雲南普洱茶成為大熱的關鍵,全在一個“陳”字。也就是說,普洱茶要好喝,得經過陳化,也就是必須經過發酵。

先說運輸原因導致的發酵。普洱茶從雲南到香港,有下麵幾條路可以走:

第一,走貢茶線路,昆明到貴州,到四川,再到湖南,到湖南後南下,經廣州到香港。

第二,走越南線路,普洱到墨江,元江到石屏、蒙自,經河口出口到越南,越南再到香港。

第三,走泰國線路,猛海到易武,經猛臘出口到老撾和泰國,泰國再到香港。

第四,走緬甸線路,普洱到瀾滄,到孟連出口,到緬甸仰光,再到香港。

以上的運輸線路,主要集中在4—8月之間,這段時間裏的天氣情況有曆史數據可查:每月的雨水天有15天以上,最高氣溫是38度,最低氣溫25度。而降雨量基本集中在這段時間,差不多有1000毫米。濕度都在85%以上。

在這樣的環境裏,普洱茶因為濕度、溫度都達到發酵條件,就開始發酵了,並且有幾個月之久。

說過運輸原因導致的發酵,我們再來說說普洱茶到香港後的倉儲

發酵。

香港茶葉的貿易量是非常大的,當地建有很多茶葉存放倉庫,這些倉庫的溫度、濕度都非常適合普洱茶的後期發酵。

雲南海拔高,氣候幹燥,存儲多年的普洱茶也可以發生類似的化學反應,但是,由於濕度、溫度各種因素的不同,雲南當地發酵的普洱茶,都無法達到香港普洱茶的發酵程度和效果。更重要的一點,一般的茶葉是不能過久儲存的。貯存一年後,就會逐漸失去茶香。同時,茶葉很容易吸味,一旦和其他物品共同儲存,很快就會吸收別的味道,變得無法入口。而雲南普洱茶獨具特性,偏偏符合長期存放,還能後期發酵,越放越好。所以雲南普洱茶簡直跟香港是天作之合。

這些陳年普洱茶的茶氣,不斷催化著新入倉的普洱茶品,而後到的新鮮普洱茶的酶也同樣活化刺激著老茶。如此生生不息,形成了普洱茶存放的理想陳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