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的崛起對於在治下土地的很多人來說是得利和支持的,因為他們多多少少的都獲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但是山村的崛起也肯定是觸及和剝奪了一部分人的利益這也是毋庸置疑的。且不論官府、大戶以及那些土司利益被山村的軍隊給推倒,現在山村的工業發展也開始出現了一定的影響力,別說現在廣州的底層商戶和依靠廣西外輸木材的經營戶、船廠利益受到了損失,其實早在很久前,柳州城的一些人群早就已經開始感受到了工業時代對他們所帶來的衝擊。
早在山村第一批仙葫小刀麵市後,由於仙葫小刀的品質和口碑都不錯,不久之後在市麵上便出現了仿製的仙葫小刀,而這些產品絕大部分都是出自柳州城的匠戶營,不過隨著山村的產量逐漸的增大,按理來說就柳州城裏的那些手工作坊是無法能夠與山村這樣群體作業相抗衡的,不過好在鄧時鋒一開始便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同時為了盡可能的隱藏自己發展的身形,後麵銷售的仙葫小刀大多數都是向外地銷售,這樣一來也正好給本地仿品留下了生存的空間。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當越來越多的正品仙葫小刀以及山村生產的各種金屬工具開始出現在本地並且開始降價銷售後,這些手工作坊的工匠們便立刻感受到了工業產品對他們的衝擊。山村的產品質好量大而且價格也便宜,這種價格戰並不是鄧時鋒有意為之,而是大量貨源出現後所產生的市場自然調整,由此一來這些匠戶們的利潤空間再縮水的同時他們的市場也正在被山村的產品給擠占。
不過這種ri子還好沒熬多久,去年轟開柳州城,當時鄧時鋒拉走了城裏的絕大部分匠戶,這些手工匠戶絕大部分都被按照他們的從業特長安排到了自己的各個廠子裏幹活,雖然文化水平幾乎為零,但還好這些匠戶的手藝是實打實的放在那裏,很快適應了這種安定、溫飽解決並看本事吃飯的新工作也讓這些匠戶們逐漸的喜歡上了這種職業工人的生活。
甚至柳州城的官辦船廠,因為是官辦的原因鄧時鋒也是拉走了裏麵絕大部分的匠戶送到了柳城縣的工業園區裏自己的船廠幹活,但有官營自然會有一些商戶私營,一些屬於商戶自有的小船廠和木材廠在柳城縣的工業園開工後,立刻被工業化的效率給衝擊的失去了生存空間……
……………………
柳州城外城東麵,這裏由於彙聚了大量在此居住的市民,人流彙聚成市使其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一個柳州城的交易中心,而在靠柳江的東岸,由於這裏臨靠碼頭方便貨運,販賣大件商品的商家也多集中在東岸一帶,特別是柳州一直較為出名的原木銷售、加工木材的生產和一些少量家具等木製品的工坊也自然而然的彙聚在了這裏。
今天一早,豐慶木行的夥計和平ri一樣無jing打采的搬開了門板開門迎客,如果換成是以前,夥計們這個樣子肯定是要挨掌櫃和東家罵甚至辭退的,不過現在……能走的夥計早就已經走了,剩下來的,要麼是沾親帶故的有一層私人關係走不了,要麼就是故意擺出這張臭臉給掌櫃和東家看,求辭退……
看到自己的夥計這副德xing,正在拿雞毛撣子打掃櫃台的掌櫃心中哀歎一聲並沒有說任何話,其實以掌櫃的想法,這夥計早就該辭退了,就憑現在的生意,別說請夥計了,就是自己挽袖子上陣當夥計都是綽綽有餘——因為特麼滴一天下來都不會有幾個客人!
豐慶木行現在這樣門可羅雀的狀況已經持續有一段時間了,倒不是他們得罪了客人,也不是他們是新開的門市沒有人脈和口碑,豐慶木行作為一個以涵蓋原木、板材木料以及各種木製品的門市已經存在於柳州城五代人了,要知道早兩年前,豐慶木行在整個柳州界的木材銷售和加工能力上可是自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的……
可就是這個以前的第一,現在卻由原來幾十個夥計變成了到現在隻有三個夥計,一天能賣出去點啥東西消滅賬本上的零銷售空額就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
不遠處的碼頭上,一艘花皮產的平底散料駁船載著滿滿的一船木料靠了岸,上麵堆碼的各種木板、方條堆放的整整齊齊,讓人一開就能識出這又是一船從上遊那個木材廠發出來的貨,因為也隻有花皮的那些工廠,能用吞煤吐煙發出轟隆隆聲音的機器驅動切割輪鋸出這樣平整而又漂亮的木材出來!噢,還忘了說一句,花皮的機器鋸木還特別的快,普通幾個工人吭哧吭哧的鋸一天的板材它不到半柱香的時間就能切完,而且因為刀口齊整還特別的省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