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知宜道:“殿下有心,本宮回去便試一試。”

鳳隨宮。

玉屏進來剪了兩回燈芯,祝知宜執筆,蹙著眉,出行名冊明日便要定下交至內務府,伴君聖駕的人選抉擇甚為微妙,祝知宜歪著頭默默盤算,糾結良久。

君妃佟瑾、君儀沈華衣是落不下的,若是無此二人,言官即刻就要給他記上一筆“妒後”。

隨軍護衛是丞相的人,那太後也撇不開,是個麻煩,但亦是護盾,有她這位“佟家人”在列隊之中坐鎮,丞相若是想要生事也會多幾分顧忌。

其他的……就讓梁徽自己選吧,看看還需要帶上誰。

祝知宜最是利落速決的性子,此事不決今夜他定輾轉不得好眠,索性直接讓喬一前往禦書房通報。

祝知宜到的時候梁徽正在批閱奏折,張福海早就備好了暖爐和熱茶。

祝知宜匆匆接過道了謝便正色同梁徽說起正事。

“佟君妃車馬轎製從二品,沈君儀善射,配馬、箭齊、護盾從三品,至於太後,先朝有例,從正宮……”祝知宜滔滔不絕了半晌,抬頭隻見梁徽側頭凝他,一語不發,心頭一跳,他問:“皇上,怎麽了?”

作者有話說:

小祝:整一個無語住

第16章 擬定名冊

“無事,君後繼續,”梁徽麵無表情給他斟了半杯茶,溫聲道:“潤潤嗓子。”

縱是祝知宜再遲鈍亦感受到了不對,他語氣漸緩下來,

斟酌著問,“後宮伴駕名冊大致如此,皇上若還有人選直接添上名字即可。” 梁徽略略掃了兩眼,目光停在使臣那頁,答非所問:“位列次座是司禮監的安排還是君後的意思?”

“是臣愚見,”祝知宜直直迎上他漆黑的目光:“有何不妥,請皇上賜教。”很誠懇的語氣,脊背卻不自覺挺直,明明梁徽與他年歲相仿,但有那麽一個瞬間,他仿佛回到被先師拷問功課、對答互辯時的緊張。

也隻有這種時刻,祝知宜才無比清醒地感受到,他們不是單純的合謀者,更是是君臣,即便是各取所需,也並不在一個平等的高度上,他的所言所行需要受到對方的檢閱、得到對方的滿意,梁徽是他平反唯一的倚仗,但他卻不是梁徽唯一可供選擇的刀。

梁徽垂目略過冊上位列第一的北羌胡勒烈顏,這意味著,烈顏皇子的列隊、位席、距離都離大梁皇室最近,祝知宜目光也追過去,細細反思了一遍,自認為這樣安排並無不妥。

北羌無論是在使臣規模、與大梁的關係還是進貢誠意上都當名列首位。

梁徽沒說話,食指有一搭沒一搭點著花紋名冊,祝知宜覺著自己的心也跟著不上不下。

過了半晌,梁徽勾了唇角,極淡:“無有不妥,清規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