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嘎宇宙共和國”(2 / 3)

宙共和國,但《憲章》上又寫著君主立憲製呢?”“因為君主(嘎嘎公主)隻是一個吉祥物,她隻是讓大家開心,國家屬於所有鴨民。”一個小女孩(她說話的姿態很像外交部長)說道。在《憲章》的12條基本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們對於“自由”“平等”“信仰”“互助”“生態保護”等議題的樸素願景。這些平日裏遠離政治、經濟以及宗教話題的孩子展現出對於建立一個共同體的積極思考與建構的能力。在“嘎嘎國”項目進行到3個月的時候,更多的孩子成立了不同的工作小組,以更細化的自由分組,對國家的地理分布、自然生態係統、國家曆史、神話傳統、戰爭危機以及藝術博物館(包含藝術曆史)、學校(包含教育方式與空間設置)、移民計劃甚至電視節目等內容又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與構建工作。

嘎嘎國《憲章》,“嘎嘎文”及中文翻譯版,2017,圖片由ZM藝術教育提供

程思睿(9歲):《嘎嘎女神像》,2017,圖片由ZM藝術教育提供

陳淼(14歲):《嘎嘎國官方發行紙幣》,2017,圖片由ZM藝術教育提供

嘎嘎藝術博物館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群小學五六年級和初中的孩子們自己建立的藝術博物館。博物館的外觀是一個介於鴿子和鴨子的生物混合體造型,除了陳列的藏品之外,他們

還詳細地撰寫了每一個藝術作品的注解以及畫作誕生的曆史背景。其中周青颺畫了一幅紅藍黃相間的略帶抽象的畫,上麵粘貼著一些現成材料,顏料被數次覆蓋,與其說是在畫,不如說是將顏料“砸”到畫布上,最後周青颺甚至將畫布戳了幾個大洞。當我問起緣由,小藝術家寫下了作品自述,她寫道:

此畫出自嘎嘎國著名的“民主的叛徒”See,是其青年時的作品,也是其生平唯一一幅油畫。青年的See憤怒激進。獨自為自己建立的光芒社製作掛畫時,他用小刀切開畫布,甚至將鮮血混在顏料裏作畫。畫中右側本畫有三鴨分食一鴨的場景,但後來被其好友強行改塗改成幾塊黑斑。

緊鄰著這幅畫作的是一幅由黃琦珂創作,“誕生”於嘎嘎國長夜時期的藝術作品《長夜》。畫麵中檸檬黃色的幼鴨(沒有畫上眼睛)簇擁著擠在烏雲之下,一隻紫色的利爪從烏雲中伸下來,預示著這些無辜的小生命將麵臨外星種族的侵略與欺淩。孩子們杜撰的“嘎嘎藝術博物館”在此作的注釋中寫道,詩人荷鴨曾經感歎:“這是有史以來最沉重的作品。它承載了民族最深刻的記憶。”

“嘎嘎藝術博物館”展區最讓人過目不忘的,是一幅參照《蒙娜麗莎》而繪製的《蒙娜嘎莎》,畫麵中的肖像變成了通體黃色絨毛的萌鴨,黑豆一

般的小眼睛注視著正前方,有些誇張的“大紅唇”(鴨的喙)處於畫麵的中心。和《蒙娜麗莎》畫麵背景細微的風景處理不同,小作者姚丹妮將很多小黃鴨在高聳的樓宇樹林間穿梭的景象也描繪下來。而在作品的注釋中,小作者化身嘎嘎國的藝術大師“姚丹鴨”,這位大師通過飛船移民到地球,從而令“嘎嘎文明”發現並接納了人類文明,嘎嘎國也開始了融合地球人文化的時期,“姚丹鴨”為表達對人類藝術家達·芬奇的致敬,特作此畫。

周青颺(16歲):《內戰》,2017,圖片由ZM藝術教育提供

黃琦珂(13歲):《長夜》,2017,圖片由ZM藝術教育提供

姚丹妮(14歲):《蒙娜嘎莎》,2017,麓湖·A4美術館收藏,圖片由麓湖·A4美術館提供

ZM藝術教育:《嘎嘎宇宙共和國》,第三屆iSTART兒童藝術節兒童展現場,麓湖·A4美術館,2017,圖片由麓湖·A4美術館提供

嘎嘎國駐地球大使館

我們實在很難想象,這些身負巨大學習壓力的孩子們是如何利用課餘時間(準確地說,他們一周最多隻能見麵一次,而且不同工作小組互相之間隻能通過對於各自草圖的理解來完成彼此相關的內容)完成如此嚴密的國家係統,從國旗、國徽到語言、文學,從國家法律到學校校規,從生態百科全書到藝

術博物館的藏品。孩子們通過對於一個虛構國度的想象,勾勒了這個國家的立體圖景,使得嘎嘎國活靈活現地呈現在美術館的展廳。

最終孩子們提出在美術館建立一個嘎嘎國駐地球大使館,以招收地球移民。大使館裏麵陳列著孩子們數以百計的關於嘎嘎國的圖文資料、藝術創作和聲音影像。當我們進入美術館的二樓展廳,走過通道便可以看見一麵特製的嘎嘎國國旗,黃黑相間,一個高舉著雙翅的鴨子側麵像構成了國旗的中心。國旗的右側是嘎嘎國的國家憲章,孩子們用“嘎嘎文”寫在羊皮紙之上,右下角用中文做了全文翻譯。國旗的左側是大使館的接待處,在暑期或周末,嘎嘎國的創始人們(我們稱之為“嘎嘎國大使”)輪流在現場為大家答疑、介紹,甚至表演嘎嘎國的體操等。更有趣的是,大使館設置了10道嘎嘎國的問題,回答正確的來訪者將獲得嘎嘎國的護照,並會由大使蓋上國家鋼印。當然問題答案都在展廳中《嘎嘎國漫遊指南》的展牆之中。第一個問題便是:“請問嘎嘎國國旗上麵的‘蛋’是雞蛋還是鴨蛋?”幾乎所有來辦理嘎嘎國護照的地球兒童都覺得這是道送分題,但它卻難倒了那些不關注展覽細節的成人們,我們失望地發現很多年長者在第一題就敗下陣來。孩子們則無比驕傲,他們認為這樣一個可愛

幽默的國度才是他們的理想家園。時隔兩年後,當我回訪一些學校,講起這個由3個小女孩發起的項目時,有一次,一些孩子揮舞著那本在“嘎嘎大使館”獲得的榮譽護照,遠遠地對我喊道:“我是‘嘎嘎國’的,我今年要和小夥伴做一個‘咕咕國’!”

“嘎嘎國智囊團”成員在A4美術館布展期間現場交流與創作。攝影:毛姝

觀眾正在“嘎嘎藝術博物館”探尋曆史、回答問題。圖片由麓湖·A4美術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