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嘎宇宙共和國”(3 / 3)

每一位觀眾都可以通過了解嘎嘎國的曆史與風土人情、回答問題獲得嘎嘎國護照與簽證。圖片由麓湖·A4美術館提供

“嘎嘎國駐地球大使”正在為到訪觀眾演繹嘎嘎國體操。圖片由麓湖·A4美術館提供

霍嘎爾學校

在大使館入口左側的巨大牆麵上,有一塊集中展出嘎嘎國教育情況的展區。內容是“嘎嘎國智囊團”的創作小組所創作的嘎嘎國教育曆史及學校介紹。他們將這座學校稱之為“霍嘎爾學校”,這所學校和嘎嘎國一樣擁有完備的校徽、辦校理念、學校曆史、空間介紹以及一係列圍繞它的奇聞怪事。

霍嘎爾學校由嘎嘎國第一位博士貝高拉爾·毛·嘎嘎創立於嘎曆537年。據說博士用她獲得的嘎貝兒獎學金在笑笑湖(位於嘎嘎國的中央)上創立了學校。經過1500餘年的發展,霍嘎爾已經成為嘎嘎國最有名的學校。在

一幅巨大的學校全景油畫中,霍嘎爾學校的小設計師們為我們展現了一個酷似“鴨民”正麵像的高樓,這個高樓是教學樓的主體,建立在笑笑湖的中心,四麵環水。教學樓共250層,頂樓以及上部的幾層都設置有“跳樓台”。分為高、中上、中、中下、低5個級別。“跳樓台”下方有保護學生安全的海綿墊,可以放心往下跳。學生最終會落入湖中,而湖麵正漂流著圖書館和食堂等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空間。圖書館所存放的書均為“有生書”,即所有圖書都有生命,讀者在閱讀時,隻需閉目養神,書中文字就會自動進入大腦。食堂則是為廣大師生提供活動能量的重要場所,而且霍嘎爾學校的食堂實現了全自動化運行,無須任何服務人員。以上的部分都來自湖麵以上,而在湖麵以下還有一個神秘的儲藏室,這裏可以將學校裏的孩子們體內的一切“負麵情緒”統統吸收,並通過特殊的裝置,分類提取存放在地下250層。比如,我們可以從畫麵中看到深藍色的湖水下,由學校高樓向下延伸的儲藏室中存放著四個巨大的化學容器,分別寫著“寫作業太多、太難、太煩”“考試太多、太難、太煩”“厭學校:老師太醜、廁所太臭、畫室不夠,等等”“厭師:太醜、太凶、太囉唆”……這些負麵的能量將通過化學裝置轉化為學校的

能源,這些能量恰恰又可以維係學校的日常運轉。

在此畫作的周圍還有數十個詳盡描繪與介紹“嘎嘎跳樓台”級別及注意事項的說明漫畫,以及位於學校周圍水陸空3個不同空間、“緊鄰優質學校的學區房”的廣告海報,介紹不同老師的癖好、特征以及教學方法,孩子們非常關心的食堂食譜及遊戲項目,等等。幾乎涵蓋了我們能想到和不能想到的方方麵麵。一群小學一年級左右的孩子們在上百張圖紙上畫滿了不同種類的植物(他們在編輯一套《嘎嘎國植物百科全書》),他們寫道:“嘎嘎國崇敬自然、愛護環境,所以學校非常重視自然科學教學,自然科學的設置基本占整個課程的80%。由於學校教育的影響,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畢業後想從事環境及生態保護工作……”

ZM藝術教育學員集體創作:《霍嘎爾學校》,2017,ZM藝術教育收藏,圖片由ZM藝術教育提供

楊梓涵(10歲):《霍嘎爾學校跳樓台設計圖》,2017,圖片由ZM藝術教育提供

巨大的腦洞之下折射出的是孩子們批判性與建構性的視野。必須承認這是我在這些年看到的對於學校生活最具想象力與思辨力的藝術計劃,而且充滿了絕妙的隱喻。上一次我深受此類主題觸動還是在高中時看到的根據英國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Pink F

loyd)的專輯《迷牆》改編的同名電影,其中有學校消除個體個性,將學生變成罐頭的畫麵……就在“嘎嘎國”項目之後,受到孩子們對於學校生活的深刻反思的啟發,我萌生了2018年iSTART兒童主題展覽的新想法——“再見學校,你好學校”。

參與“嘎嘎國”項目的孩子們深知自己在成人“統治”的現實社會中的渺小,於是創造性地建構了一套自身認同又邏輯自洽的平行世界。他們通過各種妙趣橫生的作品善意地調侃了自己在與父母、學校等關係中的弱勢處境,並活用了從電影、遊戲與小說中學來的世界結構與虛構手法,甚至還融入了對自然、曆史以及國家等問題的樸素反思。在看似烏托邦的國家敘述中,孩子們找到了共同的目標。他們認真地從事著自己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不時地向同伴們發出邀請或尋求幫助,通過對不同問題的追問,在網絡、書籍中學習新知識。孩子們事無巨細地溝通了嘎嘎國的宇宙定位、世界觀、國家政體、經濟、法製、地理、氣候、生理、文化藝術、戰爭曆史以及生存策略等內容,同時擠出時間一起寫作、繪圖、排節目、錄視頻、建構博物館藏品……我們可以將孩子們的這些行動看作是他們應對現實以及超脫現實所生發出的“同伴文化”。兒童創設的“同伴文化”既不

是對成人世界的簡單臨摹,也不是習得和直接複製。兒童創造性地吸收了成人社會的有用資訊,建設出自己獨特的“同伴文化”……與此同時,兒童也充當了成人文化的再生產者。#pageNote#5

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曾在某個時刻幻想過創造自己的世界,但多數時候這些奇思妙想不為成人所知曉。如果我們嚐試將他們創世的“玩笑”或“喃喃自語”看作是進入“另一個世界”大門的鑰匙,和他們展開對話、給予支持,你會驚喜地發現他們有著敏銳而睿智的洞察力與全局觀。當小小的“造物主”為自己創設的“另一個世界”投入熱忱的行動時,他們就開始了深度的學習。他們不僅從中獲得了巨大的成長,也將自己微小的夢想傳遞、集合、彙聚成一股嶄新的能量,促使我們反思成人世界原有的機製與秩序。

ZM藝術教育學員集體創作:《嘎嘎國植物百科全書》,2017,圖片由ZM藝術教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