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格安趁著睡覺前,又看了一眼網友們的回答。
回答越多,他的準備工作就越完善。
也似乎因為帖子的討論度高,在算法的判定下,這個帖子的熱度在快速上升。
於是,帖子下麵的新麵孔、新回答增加不少。
大多數人的回複都是之前有人回答過的,李格安挑了一會兒,沒有特別有價值的建議,就有一個好像還湊合。
“其實樓主若是把古詩詞記下來,穿越過去豈不是隨便裝逼?有此等文采,那就不和李白一樣了?喝酒、耍劍、肆意瀟灑人生多好,又何必非要工業化呢?”
“自古沒人愛才子,多撩點妹子也是好的嘛。”
“人生苦短,吃喝玩樂,不也是一種選擇?”
類似的回答,其實李格安前麵就見到過。
而且,在眾多穿越文中,古詩詞也是占了很大的戲份的。
不知道多少寫手用著當時沒有的古詩詞,讓主角在小說中開掛、裝逼、當種馬,妥妥的套路文模樣了。
可古代就是這樣,不管文人還是百姓,又或者大家閨秀、青樓花魁,對能寫出名詩絕句的才子極為推崇。
可以說,如果李格安能在大唐寫出一篇名詩絕句,造成的轟動絕對比他弄出一台蒸汽機,或者編出一本物理、化學課本要高的多。
甚至,李世民都會專門召見他,好好品讀一番。
若是直接弄個唐詩三百首出來,估摸著整個大唐都得爆炸。
一輩子得朝廷供養,文人敬仰,百姓立廟,美人侍奉。
就算死,也能在青史上留名,受華夏子孫世代崇拜。
可,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
最開始,李格安對係統提出的奪取皇位的要求並不理解,後麵經過幾天的思考,他逐漸有所頓悟。
華夏引以為傲的大唐盛世,前後不過兩百多年,自李隆基之後,安史之亂開始,大唐便持續動蕩不安。
然後是五代十國,戰亂不斷,民不聊生。
直到北宋,經濟、文化高度發達的朝代,卻丟失大片國土。
再其後的元明清,一環套一環,為近現代的落後挨打,埋下了伏筆。
若是這樣,背再多的名言絕句又如何?
那些事情,就讓文人墨客去做就好,自己還是想嚐試做些能改變人類軌跡的事情。
從此之後,華夏人眼中的天下,便不僅局限於九州了,而是整個世界,是七大洲四大洋。
屆時的中華,才能稱的上是天朝上國,世界中央。
-------------------------------------
這條回答下麵也有不少評論。
基本都在說,看過不少的穿越文裏,都這樣寫,沒什麼創意,要寫就寫點不一樣的。
李格安笑了笑,不置可否,又繼續往下麵翻。
“我是學經濟的,也建議樓主多看一些這方麵的書,穿越到古代必有大用。”
“無論是做生意還是手工業,商貿繁榮起來之後,經濟方麵的知識就必不可少了。”
“方便樓主理解,我就講個小故事吧,大家應該都聽過“劣幣驅逐良幣”這句話,它的故事就和經濟有關,當時康熙駕崩,雍正繼位,大清就要發行新貨幣。”
“康熙時期發行的康熙通寶中,銅占五成,鉛占五成,組成的合金,做成銅錢。”
“而雍正早期發行的雍正通寶中,銅占六成,鉛占四成。”
“本來百姓手中一文康熙通寶能換朝廷一文雍正通寶的,但有些心眼機靈的人就開始想辦法了,用略高的價格收雍正通寶,老百姓一看,這買賣好呀,原來隻值一文錢的雍正通寶,現在能換到價值一文二錢的東西,何樂而不為?”
“導致朝廷發行的雍正通寶,全讓貪官、奸商收走了,然後他們把雍正通寶融化,再製成銅占四成,鉛占六成的雍正通寶,購置土地、房產、白銀,讓錢流入市場。”
“最終結果就是朝廷鑄造的銅錢越多,損失越大,市場通貨膨脹越嚴重,百姓手裏的財富縮水就越多,以至於很多地區到了以貨易貨的局麵。”
“所以呀,不管主角是做生意,開錢莊,還是掌權後發行貨幣,調控經濟,國際貿易等等,都涉及到經濟領域的,寫出來的小說也絕對不一樣。”
“這裏給樓主推薦一個學習網站,慕課,樓主可以直接在上麵搜索經濟,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好建議,好建議呀。
李格安認可的點了點頭。
穿越過去之後,工商業隻要發展起來,商貿就會異常繁榮。
當然,早期的貿易還很原始,多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但隨著貿易的發展,就會有期貨、借貸、轉賬、分期、跨境支取等等情況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