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上說,《本草》有言,“南燭木,叫黑飯草,又叫旱蓮草。”,這說的就是青精。《百味誌》上還畫出了青精的圖,朱錦開了其他口袋,比對著圖找到了青精。不知道這個空間是怎麼保存物品的,這枝葉還新鮮得很。取來一個杵臼,取了一些青精的枝葉,慢慢搗出汁液,又舀來半升粳米,在活泉邊淘了淘。
將先前搗好的汁液浸入粳米,要泡上一兩個時辰。在等候的功夫,朱錦閑不住地打掃起這個小空間來,收拾出一塊地供自己睡覺,畢竟總不能睡在野外吧。
時間到了,朱錦架鍋起火,把粳米放進鍋裏蒸,蒸熟的米需要再取出來曝曬,等到米粒堅硬並且呈現碧色時貯存起來。眼下還餓著,盛了一碗熟透的粳米便吃起來,方一入口,滿嘴青精的清香,米粒韌爽彈牙,細細咀嚼還有著稻米特有的甜。朱錦被這粳米狠狠驚豔了,想著此時若是配上幹鍋蒸肉,糖醋魚,清炒白菜,足足能吃上兩大碗。
隻是此刻條件不足,解決溫飽便好。朱錦是個隨遇而安的性子,吃飽了青精飯,瞌睡蟲便趕也趕不走地圍住了她。今日的奇遇得在夢裏好好消化才行,很快,朱錦就沉沉陷入黑甜鄉。
誰知一夜無夢,再等她醒來時,一撫手鐲,就又回到了外麵的世界。外頭早已天光大亮,看著這林子間的空地日頭好,朱錦想起昨天的青精米還沒晾曬,她從空間裏拿出蒸屜,將粳米放在太陽下曝曬。到了下午,捏了捏米粒,已經很硬了,她用袋子裝好收回空間。書上說以後若要食用,先在熱水裏酌量放入米,水一開飯便成了,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據說這青精飯多食用能改善氣色,延長壽命,朱錦心裏打起了以後賣“神仙飯”的招牌。回到空間收拾了鍋碗瓢盆,朱錦想著現在吃飯不愁,但一直待在這裏也不是個辦法,還要往其他村鎮的方向走,起碼要能看到人煙。
她跟著日頭的方向走,逐漸看見了農田和耕牛,在夜幕降臨前,總算到了一個村鎮。鎮子口的牌坊上寫著“長寧鎮”,雖然晚上還可以住在空間裏,但朱錦還是想先在這裏謀一個落腳的地方。她一路打聽著有沒有哪家店或人家需要幫工的,憑著她一團喜氣的圓臉模樣,熱心的大媽給她指了個去處。
朱錦站在緣喜樓的店門前,這家店的裝修頗有品味,簷角飛翹,廊下有驚鳥鈴,風一吹就鐺鐺響著。她邁進門檻,朝著高高的櫃台問,“此處招幫廚嗎?”,掌櫃的聞聲從櫃台裏出來,上下打量著朱錦,“你一個小姑娘,做得了幫廚嗎?”
朱錦那團團的臉上掛出笑來,“我這手上的功夫還可以,您大可一試。”掌櫃的有些狐疑,但還是將她帶到了後廚,“那你做個菜來看看,我們緣喜樓的招牌可就是這廚藝,請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