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時代,事件的發生常以幾何級數的速度進行傳播,極易形成輿論熱點。
但是自媒體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又往往以碎片化的信息傳播為特征。
“新聞”發布者所發布的“新聞”,受限於種種因素,僅是他個人的所見所聞,或因為發布者的“不專業”,或因為發布者的“故意”,事件的來龍去脈和前因後果,往往並不包含在這些似乎即時性更強、現場性更強的自媒體新聞中。
所謂的自媒體“新聞”,更容易被人操控,更容易喪失新聞的真實性,從而也更容易在輿論上起到煽動作用。
清明大堵車這個事件的新聞,最終就形成了兩極分化,不明真相的群眾,在各自支持的論點下,紛紛表態,對於翟月娥母子,甚至對霍籍、葛大壯他們的謾罵、侮辱,充斥於評論區。世間百態、人心嘴臉,難以盡述!
一時之間,霍籍心中一陣恍惚,自己滿腔的熱情、一腔的熱血,到底是做對了事情還是做錯了事情?
假如翟月娥母子,當真是禍亂分子,存心擾亂社會秩序,自己和葛大壯,豈不是成了幫凶?
疑惑之間,霍籍越想越氣,不禁原地轉了一圈,抬頭仰望天空,重重地歎了一聲!
“先生,您的餐好了!”服務員一聲提醒,將霍籍從雜亂的思緒裏拽回到現實中來。
霍籍拿起餐盒就走,一路心事重重,回到醫院急診樓。回到樓前,霍籍停下腳步,他整理了一下思緒,臉上微微露出了一絲笑意,快步走進翟月娥所在的病房。
進得病房,霍籍放輕腳步,低聲驚歎道:“喲,這麼長時間還沒有其他人住進來,清靜好啊。來,先吃點飯。我也不知道你愛吃什麼,就點了個過油肉蓋飯。將就著吃吧。”說著,霍籍打開包裝袋,將飯盒連同餐具放在了床頭桌上。
霍籍回來時,黃之靈剛剛坐下,正半坐半依偎地躺坐在病床旁的椅子上,手中拿著手機,刷著短視頻,百無聊賴。
他母親突然發病,他心內急切,憋著一口氣不覺得餓。此時他已將母親好生安頓地躺在醫院病床之上,所有急務都告一段落,他心氣一泄,深感疲乏,覺得胃中空空蕩蕩,確實也是一天沒吃飯了。
黃之靈聽霍籍買回飯來,也不推辭,隻是對著霍籍連聲道謝後,竟頭也不抬地埋入飯盒中猛吃了起來。
吃著吃著,黃之靈突然停了下來,抬起頭來,羞赧一笑,說:“哥哥,你可別笑話我。平時我媽總說我吃飯狼吞虎咽,我從來也沒有聽進去,也沒有改過,今天……我給我媽丟人了。”笑著笑著,黃之靈嘴裏含著飯竟哽咽起來。
有道是,“人們總是對現有的滿不在乎,在失去時又追悔莫及”。黃之靈就是,這個孩子,在這個年齡,對家長多少都存有叛逆之心,無論家長說什麼,總覺得是錯的、過時的、落後的,總覺得自己才是對的、時髦的、先進的,殊不知當他母親一朝病發,不僅需要他照顧,而且他還需要自己照顧自己的時候,他才想起母親過往的言語——一時後悔、一時心傷,竟是情難自已,哽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