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者V在一顆氣態巨行星的大氣層中,也發現了漂浮的生命,並且異常繁盛。
在漫長的星際探索過程中,探索者V來到了一顆迷你氣態巨行星:佛瑞茲星附近。利用衛星及飛行器,它在佛瑞茲星厚重的氫尤拉混合大氣層中發現異常:
大氣中密集飄浮著巨量紅色、黃色和紫色的微細球狀體。通過檢測,這些物體表現出生命體的特征--代謝和定向移動能力。
經過一夜的觀測,V驚奇地發現這些浮遊體數量以指數級增長,它們以有機組織體的形式聚集成巨大“生命雲海”,覆蓋佛瑞茲星兩極地區。
後來的生物分析顯示,這些浮遊體實為巨型浮遊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利用環境中的化學物質進行生長。它們生長速度極快,通過催化消解天然氣獲得碳和養料。
此外,V還在生命雲海中發現食肉型浮遊動物和自由浮生生物,它們以浮遊植物為食,形成完整的食物網。這些生命居然在極端環境下繁衍成貨真價實的“生命體係”。
這個壯觀發現,再次彰顯生命的神奇與多樣性。佛瑞茲星或將成為宇宙生命研究的新領域。
通過進一步對佛瑞茲星大氣層生物圈的觀察,探索者V掌握到更豐富的信息:
那些巨大的浮遊植物被命名為“氫旗藻”,以旗藻為原型。它具有直徑達1米的圓盤狀體,邊緣長滿可以利用氫光合成的鞭毛。
在旗藻叢間,探索者V又發現一種食肉動物--“氣氛魚”。這種半透明的魚體長5米,腹部有強力吸盤可以吸附在旗藻上覓食。當食物匱乏時,它會以同類為食。
此外,V還在高空發現大量“天球水母”--直徑可達10米的圓盤型浮遊動物。它以身體表麵吸收外界廢氣和微粒為生,是重要的空氣過濾生物。
在極寒區發現的“北冰花”,是一種可以產生冰晶結構保護色的浮遊植物。這種結構能反射光線,起到保護色的作用。
經過長期觀測,探索者V已基本清晰掌握佛瑞茲星大氣生命的運作模式,並對其中各個參與種群進行了歸類和命名,大大增加了對這個生態係統的了解。
探索者V更發現一些規模宏大的氣態生命:
“氣態鯨”是一種浮遊在中高海拔的巨型生物,全長可達500米。它以厚重的氫氣囊包住一團輕質組織,在氣流中優雅遊動。
這些氣態鯨以巨口吞噬旗藻叢提供養分,同時在體內共生耐高溫細菌進行焦化利用,將能量儲存在豐富的甲烷氣囊內。
此外,V還看到兩三頭氣態鯨組成的“氣族”,它們可以通過聲納進行溝通,形成狩獵和偶爾的競爭行為。這為氣態生命帶來了新的研究視角。
更令人驚奇的是,V發現一個簇擁著近百隻“氣族”的氣態鯨母,體型達1200米。它是整個佛瑞茲星大氣生態的支配者。V對這等龐大空中的生命感到心存敬畏......
佛瑞茲星大氣中的氣候條件極為惡劣,氣溫、氣壓和成分頻繁變化。這對生命體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通過長期觀測,探索者V發現這些生命體已經演化出很多適應氣候變化的獨特生存機製:
比如旗藻在氣壓驟降前會減少體積60%,等壓力回升後再膨脹。氣態鯨在暴風來臨前會迅速下潛數百米。
“天球水母”的浮囊在白數值變化的時候能自動調節通透性,保持內外平衡。而“北冰花”會隨氣溫下降產生各色冰晶,含氫量也能自我調控。
此外,這些生命還展現出強大的社會功能。如旗藻在氣候緊急情況下可以進行生物融合,形成更大更厚的複合體來渡過難關。
氣態鯨族群在植物減少時還能進行有組織的“移民”,尋找更豐富的資源地。它們之間也經常進行信息交流。
經過幾百萬年的演化,這些生命已經能完美應對佛瑞茲星不斷變化的嚴酷環境,與氣候形成了動態平衡。這更增添它們的奇妙與神秘。
目前來看,佛瑞茲星大氣生態係統中的生命雖然複雜而富有智慧,但它們的生理結構和演化曆史決定還難以發展高層次的智慧文明:
這些生命體以單細胞或簡單小群體的形式存在,缺乏形成高度集中的大腦組織的先決條件。
其生存環境惡劣且動態變化,使它們需要浮遊生活並保持高程度的生理適應能力。
長期來看,這些生命體缺乏足夠時間和動力在進化途徑上形成語言和工具的需求。
其信息交流主要依靠簡單的生理和生物化學信號,難以發展出抽象思維能力。
尚無發現它們留下任何建設性或美學性的“文明痕跡”。
然而,我們不應輕易否定未來的可能性。也許隨著環境的繼續穩定和生命演化的不斷深化,佛瑞茲星生命將探索出我們無法想象的新局麵......這將是探索者V值得持續觀測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