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傳奇(1 / 2)

江陵,故郢都。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三楚名城的美譽。雖然曆經戰事,這故楚之地,重商興工的精神卻是一直印在荊州民眾心中。在當時的楚國,商、農、工、賈四民,便是以商為首。行走其中便可見各種店鋪鱗次櫛比,照旗飄揚,煞是壯觀。

新城是關羽一手主持興善,拓寬了中軸線上的橫縱兩條街道,使得四門相連。又於每門設藏兵洞一座,東壁厚實,洞中有孔,孔中有眼,眼中嘹望,孔中射箭。箭孔可以啟閉,也可以多麵施放暗箭,置攻城的敵人於猝不及防;在兩城門間,采用了甕城設計,可誘敵於內,關門再打狗。可以說這江陵新城,除卻城牆稍矮,城建稍小外,其中五髒俱全可算是荊江上一座壁壘。

不過荊州之地曆經戰事,大量人口南遷。雖然這幾年各方沒有太大的摩擦,陸續有原江陵住民從他處返鄉,不過史書中描述的“朝衣鮮而暮衣敝”的情形是再難見到。所以這江陵城中店鋪頗多,行商卻甚少。這些店鋪一是供本城所需,大半卻是靠外郡乃至江東、巴蜀、中原各地商賈交易求利。在江陵城可見蜀地織錦,江東絲綢,更可見本地的江陵漆器。

關羽聽從馬良的建議,保護商戶利益,外地流民如有本地人提保,可入各作坊,其餘編做部曲於江漢屯田。所以經過這幾年的修養,關羽治下荊州三郡,可說是一片融樂,勤則有飯食,手頭寬裕了也可做些小買賣,治些田產,亂世中百姓,所求不過如此。再加上荊州之地本就是舊主劉表起家之地,劉備從公子劉琦手中接過,也算名正,所以關羽在江陵,乃至荊州之地都頗有聲望。

關鳳帶著翼軫走向城東南,一路上識得關鳳的都招呼一聲,“三小姐好”,“三小姐需要什麼東西。”之類的問候不斷。兩人穿過這條“問好”街,離公安門尚還有一段距離,就看見那一片紅霞浮在虯枝綠萼之上。

每次一進園中,關家小姐就一臉的小女兒態。仰頭閉目,雙手平舉,秀氣的小鼻子不停的抽動,滿臉的癡相。而且還有一個怪癖,每次賞梅,當日穿的衣裙不準洗,要再穿兩三天才行。剛開始弄得柳星和翼軫這兩個小丫頭都不知所措,待後來問多了,關鳳才一臉的得意說:“難道你們沒聞到麼,每次從梅園出來,那梅香仍沾襟染袖,縈身繞體,數日不絕的。洗掉不是可惜了。”那年關鳳剛滿九歲。從此隻要看見這三小姐衣衫上如有微漬也穿著歡喜出門的時候,就知道肯定前兩天之內又去賞梅了……

翼軫看自己小姐保持著姿勢有一會了,不由小心翼翼地扯了下關鳳的衣袖,道:“小姐,我們去前麵看看吧。”其實怕的是城中住民來這看到自家小姐的“醜態”。

“恩,好,那咱們往前走走。去看看那片玉蝶灑金也好。”說著舉步往前,不過走了幾步,發覺奇怪,很多人都往園邊的“東沁”茶樓行去。這茶樓就在園子的西側,關鳳賞梅後也時常去裏麵坐坐,而且二樓憑窗更是設有觀梅的雅舍。

翼軫看關鳳停下腳步,順著她的眼光望去,也是覺得納悶,“難道今天東沁的茶不要錢的麼?”

關鳳聽清她在那小聲嘀咕,噗哧一笑,道:“你覺得那劉掌櫃會覺得梅花比金銀更可愛麼?”劉掌櫃貪財之名,整個江陵怕是少有人不知。當初在此地開茶樓,自稱是愛梅如命,給和他愛好相同之人提供個歇腳的場所。但平日裏,最常見的卻是立在門口,幽怨地望著行人,看到有客人進門笑的可比一牆之隔的梅花還豔三分。

翼軫想著不由撇撇嘴,劉掌櫃怕是愛座上賞梅人如命才對。忽然又輕拍自己腦袋,說道:“對了小姐,今天我隨管事出門的時候,倒是聽說劉家茶樓來了個小郎君,在那說些自編的傳奇,已經兩三天了。都說他那傳奇很是動人呢,這兩天聽客可是不少。”

“哦?傳奇麼?走,咱也去聽個新鮮。”說著自顧朝著人頭攢動的方向小步跑去。“快點啊死丫頭,一會沒座位了看你怎麼辦。”

翼軫無奈的跟上,自家小姐就喜歡這些新奇事物,行過及笄之禮也沒見有什麼變化。

兩人趕到茶樓的時裏麵已經差不多坐滿,隻有一樓一些稍遠的座位還空著。劉掌櫃見關家三小姐也來聽這傳奇,笑得真叫個如花似玉,白白胖胖的臉上,肥嘟嘟的擠作一團。“三小姐,您也來了,快,快,給三小姐讓個靠前的位置。要麼您去二樓,我留了幾個上好的坐席,就盼著貴人來呢。”

關鳳看了看一樓確實有些擁擠,笑著點頭,隨著劉掌櫃坐到二樓。這劉大掌櫃安頓好後,就急急忙忙告罪地往樓下趕,顯然看能不能再抓幾條大魚。

關鳳而翼軫坐下來,四處打量間就發現那茶博士的位子上坐著一個白衣少年,年紀也就和關鳳差不多。此時這名少年正一手端著茶盞,一麵翻看一疊書稿,顯是在做些準備。遠望間,隻看他身形挺拔,儀態不凡,關鳳所在二樓位置有點高,再加上那人一直低頭,看不清相貌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