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意識(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學》理論中首先提出),是指潛藏在我們一般意識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對於“意識”的一種思想。又稱“右腦意識”、“宇宙意識”,腦內革命作者春山茂雄則稱它為“祖先腦”。潛意識,也就是人類原本具備卻忘了使用的能力,這種能力我們稱為“潛力”,也就是存在但卻未被開發與利用的能力。潛能的動力深藏在我們的深層意識當中,也就是我們的潛意識。
潛意識聚集了人類數百萬年來的遺傳基因層次的信息。它囊括了人類生存最重要的本能與自主神經係統的功能與宇宙法則,即人類過去所得到的所有最好的生存情報,都蘊藏在潛意識裏,因此隻要懂得開發這股與生俱來的能力,幾乎沒有實現不了的願望。
潛在意識的世界,是超越三度空間的超高度空間世界。潛意識一經開啟,將和宇宙意識產生共鳴,宇宙信息就會以圖像方式浮現出來,心靈感應等ESP(ExtraSensoryPerception的略稱,中文意為“超感官知覺”)能力也將一一出現。
愛因斯坦把第四度空間定位為“時間和空間合二為一的世界”。
分析認為,潛意識聚集了人類數百萬年來的積累的大量知識,充分開發之後將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人類現在需要做的,則是正確認識和激發潛意識。
潛意識的發現
這項說法在現實世界固然難以想象,但在潛在的世界則可能存在。每一個人都具備潛意識的存在,隻是過去並沒有這種體認。潛意識的發現始自催眠術。現代催眠術的原始型態是奧國維也納的醫師梅斯梅爾所創立。但是第一次提出人類具有潛在意識學說的人,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所談的潛意識,是一種與理性相對立存在的本能,是人類固有的一種動力,他認為,人類又一種本能,也就是追求滿足的、享受的、幸福的生活潛意識。這種潛意識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一直在不知不覺中控製著人類的言語行動。在適當的條件下,這種潛意識可以升華成為人類文明的原始動力。
根據維也納大學康士坦丁博士估算,人類的腦神經細胞數量約有一千五百億個,腦神經細胞受到外部的刺激,會長出芽,再長成枝(神經元),與其它腦細胞結合並相互聯絡,促使聯絡網的發達,於是開啟了信息電路,然而人類有95%以上的神經元處於未使用狀態,這些沉睡的神經元如果能夠被喚醒,幾乎人人都可以變成“超人”。
如果將人類的整個意識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話,那麼浮出水麵的部分就是屬於顯意識的範圍,約占意識的5%,換句話說,95%隱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識就是屬於潛意識的力量。
這僅僅是理論值,就目前隻用到很少的腦細胞的大腦,其耗氧量已經占到全身耗氧量的四分之一。所以全部使用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像愛因斯坦,愛迪生等天才人物,一生中也不過運用了他們潛意識力量的2%不到。因此,任何人不論你聰明才智的高低,成功背景的好壞,也不論你的願望多麼的高不可攀,隻要懂得善用這股潛在的能力,它就一定可以將你的願望具體的在你的生活中實現出來。潛意識如同一部萬能的機器,任何願望都可以辦得到,但須要有人來駕駛它,而這個人就是你自己,隻要你有心控製,隻讓好的印象或暗示進入潛意識就可以了。潛意識大師摩菲博士說過:“我們要不斷的用充滿希望與期待的話,來與潛意識交談,於是潛意識就會讓你的生活狀況變得更明朗,讓你的希望和期待實現”。
隻要你不去想負麵的事情,而選擇有積極性、正麵性、建設性的事情,你就可以左右你自己的命運。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