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意識的來源
從進化論中我們知道,生命是從低級向高級發展,從簡單向複雜發展的。可究竟為什麼生命會這樣有目的第發展呢?一個比較合理的結實是:生命體為適應環境變化而不得不以更具生存優勢的方式存在。而那些無法適應的生命體都被自然選擇給淘汰了。
如果這種解釋是有效的。那就說明多細胞生命體比單細胞對環境更具適應性。而細胞是生命個體的最小單位,多細胞生命體的生存優勢就是在其內部各細胞的相互協作上實現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合作的優勢,就是使原本相對獨立的各個體形成一個穩定的集體,從而具備個體所沒有的功能,所以細胞集體才比那些細胞個體更具生存優勢。
細胞的合作可不意味著隻是簡單的細胞聚合,分工才是細胞合作的價值所在。分工現象指的是那些存在於同一係統內的同類個體具有不同功能的現象。
我們知道,細胞都有維持自身存在的本能或者說需要。一個相對獨立的細胞隻靠自己有限的那麼一丁點的力量去獲取維持自身存在的資源,效率是非常低下的,除非把隻個細胞置於一個理想的周圍都是營養的環境中,才能使得該細胞的每一份力量都取得最佳效果。否則,在變換無常、競爭激烈的自然環境中,一個不小心,付出了卻沒得到回報,就非常有可能因此而送命了。即使說細胞都有死的本能,但在生的本能處於主導位置的狀態下,沒有哪個細胞會去自殺吧!
如果細胞們結合在一起就不同了,人多力量大,細胞多力量也大。擁有了比較強大的力量,起碼在生存競爭中的勝出幾率是比較大的。至於為什麼會有競爭呢?我想,應該是在資源有限且不足的情況下,細胞們維持自身存在的需要是無法全部滿足的,在兩需要隻能滿足其一時,矛盾就出現了,競爭亦隨之而來。在競爭中中失敗的,就是被所謂的自然選擇給淘汰了。
值得注意的是,能維持細胞存在的資源在別的細胞中也是存在的,這就導致弱肉強食的現象出現了。細胞們集中力量直接掠奪其他細胞賴以生存的資源也是挺容易的。在如此凶險的世界裏,比較弱小的個體們也會組織起來反抗的,不然滅絕就是它們的結局了。這個時候,想在生存競爭中勝出就要講點技術了,因為不是說細胞聚集的數量越多、力量越大就能獲得更多的資源的。否則,以人類的肉體規格與肢體力量,還能在自然選擇中生存下來並脫離自然而進入社會層麵嗎?
現在是時候回到上頭說過的分工現象了。且先關注一下,已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生物內部的分工現象,不如老虎。老虎身體裏麵除了骨骼、體液啊什麼的之外,剩下的就是細胞們了。也就是說,心髒是細胞們構成的係統,肌肉也是、皮膚還是、血液裏就更多了。心髒的功能可不得了,血液循環係統的動力來源;皮膚也不可忽視呀,人體最基本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保護層啊。心髒衰竭與皮膚老化可是離死不遠的征兆呢!何況這隻是器官的分工,更基本的還是細胞的分工。正因為就細胞的分工,才使得各器官有著不同的功能,誰叫器官是由細胞構成的呢1
器官的分工合作,確切地說是細胞的分工合作,使得細胞們結合成一個高級的生命體,比如上述說的老虎,老虎具備了細胞聚集的龐大力量,該力量的服務對象當然是組成其存在的整個細胞集體了,畢竟細胞是為生存而聚合在一起的。因此,老虎有獵食滿足食欲以維持自身持續存在的本能。即使是同樣由細胞們聚合而成的高級生命體,分工的層次也是不同的,越高級的分工層次越能使該生命體的行為更具有高效率,使得它們的行為能更有效的獲取資源滿足自身需要。當然,不同級別的分工之間會存在相互抑製的情況,這最直接的顯示便是那生物鏈的存在了。
對於分工的層次級別問題,在此不予深究,留待生物學去探討,且看分工級別產生的現象。越高級的分工越能使其行為效率更高,那怎樣的分工才更有作用呢?我們用軍隊來作個例子,要使得軍隊的戰鬥力更高,增加兵員數量是其中一種,使軍隊擁有一個好的將領也能提高該軍隊的戰鬥力。現假設各兵員的戰鬥力等量且固定,若任兵員們自行發揮,他們各自都無法完全發揮自身的戰鬥水平,換個說法就是該軍隊的戰鬥力被束縛了。在這種製度下的兵員們組成的一個團,或許不比一個有好的指揮員帶領的一個營更有戰鬥力,這在曆史上的各戰役中已得到充分的證明。指揮員與普通兵員的集合比純粹兵員的集合更具戰鬥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工的優勢,但我們現在更關注的是這種分工方式。指揮員的作用就是組織戰鬥,即調配兵力的作用方向以達到充分發揮各兵員戰鬥水平即解放被束縛的戰鬥力的效果。這顯示了,一個好的集體必須具有一個核心,該核心的作用就是調配集體的各項資源以提高力量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