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姨娘惠瑩(2 / 2)

在後堂,江雲見到了自己的姨丈唐守誠,一位風度度翩翩,三十過半的青袍文士,雖也上過書院,但與江雲等人不同,他走的是文道,武學修為止步與洞玄境後期。

“姨丈”江雲見過禮後落座,並觀察起唐守誠,此人舉止有度,言行如一,確實是位磊落君子。

“雲兒,你的病可痊愈了?”姨丈詢問道。

江雲從容答道:“已無恙,荒唐自誤之舉,勞煩姨丈掛心。”

唐守誠聞言偶感驚訝,以前的江雲可沒這麼灑脫,便是知錯,也悶著頭不說話。

一旁的姚惠瑩道:“夫君,雲兒給你帶禮物來了。”

“哦”唐守誠更奇,其實這麼多年來,他早已把江雲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隻是爛泥扶不上牆,剩下的,惟有長輩該有的作樣——善待此子。

姚惠瑩忙對迎夢道:“迎夢,快將你表哥的禮物拿來”看得出,她很歡喜,人孤單的久了,多少年過去,她終於又感受到了來自那個家的消息。

迎夢聞言先是看向江雲,而後才拿起桌上的黃綢布卷,她先前便已感覺到,裏麵裝的是一本書,卻不知是何書,但願不是表哥平日看的那些吧……而那些書,江雲早已燒掉,隔靴搔癢的事情他已有萬年未曾做過。

迎夢不安的遞上禮物,唐守誠打開道;“守道忠?”看向江雲。

姚惠瑩忙道:“夫君,你平日很喜歡此書”姨娘顯出高興的神色,看來江雲送對了禮物。

唐守誠謙遜的點著頭,並問詢道:“雲兒,你平時可曾看過此書?”

江雲想想道:“偶有涉獵,但不甚精通”這書他有印象,買的時候看過一些。

“那你認為此書如何?”唐守誠覺得,今日的江雲與以往大不相同,似乎是變了一個人。

江雲思索起來。

不消片刻,姚惠瑩不安的道:“夫君,雲兒大病初愈,你就別難為他了。”自己的外甥自己了解,江雲哪會讀書。

話音才落,堂外有人問道:“難為什麼呢?”剛剛才見過的昌如燕等人蜂擁入內,姑婆孩子熙熙嚷嚷,吵鬧了起來。

兩個大些的孩子對桌上的禮盒產生了興趣,很想看看裝的是什麼,但迎夢嚇唬他們,像是護食的老母雞般厲害。

“原來是本書啊”昌如燕看清了唐守誠手中的東西,也感吃驚的看向江雲。

“守道忠?陳朝劉瑾所著,小侄也看過此書,此書大善,通篇皆有深意。”跟進來的少年快言插話道。

唐守誠聞言看向這少年,問道:“義成你來說說看,此書如何?”

說話的這少年名叫昌義成,是昌如燕的親侄兒,今年入京前來參加民間的清明境大比,十七歲。

昌義成聞言麵露喜色,飄忽的眼神還在迎夢身上的打了個轉兒,侃侃而談的賣弄起來道:“小侄以為,天下以道治世,雖靜守清明多年,然凡夫俗子不明大道玄奧,偏廢甚多,瑾公立書勸世,乃大善之舉,斷不可因為書中言論普直,便小覷了它。所以小侄認為,此書典也!”

他曾記得,姑丈大人在《千金言》中提過,此書為典。

果然,唐守誠聞言不住點頭,表示讚許。

昌義成得意起來,他自問,先前的一翻話,說的義正言辭,更是極限謙虛厚學之道,將自家的本事好好的賣弄了一翻。尤其認為,自己比江少候,那可強太多了,他算個什麼東西,表妹竟與他走的這般親近!

論出身,昌家屬實不好,從商六代,到了昌義成他父親那輩兒,才步入官場,好不容易攀上唐家這棵參天巨木,自然要好好親近,多加孝敬。

一時間,昌義成覺得,自己比少候可威風太多了!

這讓堂上的姚惠瑩很尷尬,因為江雲對姨丈的問詢隻字不答,正想起身,尋個理由去後廚看看,因為就快要到開席的時間,正好也能躲過,去向老太爺見禮的規程,免得一家人起紛爭。

她覺得,今年還和往年一樣,讓如燕去吧,她拖家帶口的等了這麼久也不容易。

但這時唐守誠見江雲仍在思索之中,便隨口問道:“雲兒,學無止境,最忌無得,你若有什麼心得便說出來,姨丈也好為你參研一二”

這話說的可就太客氣了,江雲才十四歲,哪能跟位居朝堂九卿的唐守誠論道。

不想江雲卻開口道:“姨丈,我認為此書偏廢,虎據羊皮,不倫不類。”

話雖淡言淡語,卻令堂內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