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還是問道:“此書有忠言,不是治世之道嗎?”
唐守誠就不明白了,江雲為何如此貶低《守道忠》,既然不喜,又為何將它送給自己,這不是在折辱與他嗎。
這正是江雲先前顧慮的地方,姨丈喜歡《守道忠》,他送此書,隻是投其所好,但不能證明,他也喜歡此書。在他看來,此書不值一提。
所以他在思索,是該說些違心的話,還是繼續做自己的狂魔,言無不實。
最終決定,還是想怎麼說便怎麼說,這神州八荒,不過彈丸之所,滄海一景,還不值得他廢鑄道心。
何為道?天地生息演變之理,黃綠為藍,白紅為粉,黑白如灰,此乃道也,自然之法。但玄通法門與升鬥小民無關,小民隻關心會不會餓肚子,想用道法玄妙治理他們,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守道忠》在‘守道’之後,又加上了一個忠字,意為忠順,點為民本。
說白了,是想讓老百姓規規矩矩的聽話。
所以唐守誠才問,《守道忠》內有忠言,不是治世之道嗎?
江雲卻覺得,這樣的做法可笑!
佛宗勸善,有也輪回報應已警世人,光說有什麼用。
他解釋道:“姨丈,忠言雖好,但人心不古,天地雖大,卻也填不平滿胸溝壑,如若我讓義成兄為我添茶續水,他會心甘情願嗎?”
昌義成聞言氣得隻差跳起來,麵色變得更加難看。哪有這麼埋汰人的,把我當下人了?唐守誠卻是個實誠人,順著江雲的意思思索,明悟道:“也是,愚人欲大,雖俗不可耐,但也沒有自知之明,善道難行。”
他終於認輸了,雖然他早知道自己會輸,但這心裏……
“夫君”聽了唐守誠的話,昌如燕首先不幹了,嬌癲的道:“哪有你這樣說人的。”
唐守誠才覺失言,忙對麵如豬肝的昌義成解釋“義成啊,姑丈不是在說你,你又豈是個俗人……”
這下昌義成的臉色徹底白了,因為唐守誠這翻解釋,似乎是在說——義成,你不是傻X,絕對不是……
噗嗤,迎夢再也忍不住了,緊咬嘴唇,笑的桌幾暗顫。
“迎夢”姨娘不悅,斥責了一聲,反倒是昌如燕並未覺得如何,她平日也愛說刻薄話,責怪完丈夫,饒有興致的看著江雲——這小子真不一樣了呢。
唐守誠一看如此,也不再解釋,一本正經的繼續詢問江雲:“那麼敢問小候,若照你的意思,該如何治世?”
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江雲身上,想看看他如何收場,因為世上這樣的人太多,挑理找事一流,比如昌如燕,她就自認深悉此道,雖然自己不行,但別人在她口中,一樣不行!
江雲心想,那辦法可就太多了,說道:“其實不難,但姨丈肯定不喜此道。”
“何道?”唐守誠不解。
江雲直接給了答案,隻有四個字——愚民,愚治!
既然世間多俗人,那就別和他們講大道,糊弄著他們聽話不就行了,更別可憐兮兮的扮成綿羊,哀求他們聽話,應該做的更徹底,把羊皮也扯了去,一身血肉置於天地之間,讓貪婪的人們流盡口水,用他們自己的欲望控製它們自己,此為,魔道!
果然,唐守誠不喜此道,道本守德,身為朝堂九卿,怎可誆語失德。但他也不得不承認,江雲的話有理兒,世間便是如此俗氣,利重與道,你奈若何?
話到此時,姚惠瑩起身相勸“夫君,您該去見公公了,我也去後堂看看飯食,等你們回來。”
唐守誠聞言起身,說道:“哦,好。”
唐閣老與長子一家同樂,唐守誠也要過去見禮,昌如燕聞言起身,對孩子兒們招手道:“聰兒、明兒、悅兒,快,去見你們爺爺了,義成你也來。”
根本就無需人讓,昌如燕早已等著,唐守誠雖覺不妥,但大夫人姚氏已走出廳堂,隻得轉身對迎夢道:“迎夢,你也一同來吧。”
迎夢為難,顯然是不想去。
昌如燕笑道:“老爺,我看您真是糊塗了,迎夢還未更衣……迎夢,你快些去打扮的漂亮點,我們等著你。”這女人還真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