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酒樓下,香菱忙從她手裏接過了,兩人便並肩走著上樓。

“姑娘,過一會,我可以和官邸裏的丫鬟她們一起去看舞獅放燈嗎。”香菱滿臉期待,她在詩裏讀到的,“連手窺潘掾,分頭看洛神”,這些年在人販子跟前,她還從不知道還有一個節日能出門的,每次她問起外頭為什麼熱鬧,那人販子都一副慌張的樣子。

賈瑛笑道:“我這裏一切都好,你自去玩吧。”

香菱聞言,笑得開心,愈加興致盎然起來。

上了三樓,便見黛玉正瞧著一個走馬燈,賈瑛笑道:“這個燈演的是什麼故事?”

黛玉聽到聲音,眉目舒開了,衝她道:“我瞧了半天,像是八仙過海。”

這次從金陵回到姑蘇後,賈珠一行少不得去林府走親戚,賈敏明白女兒一個人在府裏無聊,在姑蘇這邊又沒有什麼朋友,便出言將他們一家留下,隻說是兩家都人少,不如一塊到元宵,怎麼也熱鬧。

賈珠想到官邸冷清,又是親姑姑,立即謝過住下了。

之後賈珠又由著林如海領著與本地鄉紳豪貴年宴一回,折騰到了元宵才作罷。

對於這個時候的人來說,春節形式感很足,雖然放假了。卻不大像是供人娛樂的節日,守歲祭祖,又或者走親訪友,各種事務摻雜在一塊。

元宵才是古人的狂歡,九天假期,凡是在大點的城鎮,還會有官方辦的燈會煙火,民間也會自發有舞獅,旱船,高蹺這類狂歡遊行。

十五大早迎過紫姑,在廳內張燈掛綺,晚間一齊送了元宵,又賞月,因為賈敏黛玉稟氣弱,賈珠這些年病雖好全,然而體質尚虛,也總是靜養,林如海亦是喜靜,最後也沒放煙火炮仗,林緗玉和賈瑛這樣的見慣了煙火,也無所謂,倒是賈蘭失落了好久。

到了今日,晚間李紈便由賈敏領著,與姑蘇本地官家夫人一齊出門走百媚——其實就是一群婦女一塊走特定的路線,穿著白綾襖,過橋摸門釘,算是一種祈福的活動。賈敏也有讓李紈熟悉這邊官太太圈子的意思。

姑蘇人煙稠密,元宵更是處處人多,空氣混濁,黛玉本來是不打算出來的,心裏也不是不願,卻自知擠不過人潮,姑蘇本地又沒有熟悉的女孩子一起出遊。

隻是耐不過有賈瑛這麼一個愛熱鬧的。

賈瑛拍胸保證絕對不讓她累著,還讓她玩得開心,黛玉一時好奇起來,便答應了。

賈瑛做了半天功課,又找了官邸的小丫頭,問了姑蘇各處或有趣或好吃的地方。

在金陵收了不少押歲餜子,襲人又不在跟前,賈瑛隻好自己管賬,索性沒什麼花銷,進項倒是不少,現在也是有小金庫的人了。

賈瑛將這家有最好視野看遊行的酒樓包了個臨窗雅間,自己跑一條街了,找到新鮮玩意便帶回來,遇見實在喜歡的花燈,就心裏默記下來,叫香菱跑一趟,回來讓黛玉幫忙解了,解了兩個燈謎後,香菱隻從這裏麵就悟了不少,自己也解了一個燈謎,抱了個蓮花燈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