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滿堂(3 / 3)

燕鈺隻是點頭示意,沒有說話,之後目光偏移。看向他分置於台上的一位燕家隨從,抬了一下手:“換一炷香。”

新拿上來點燃的一炷記時用的香棒,長度隻有之前那支的一半。這也不難理解,時間減半,是因為剛才燕鈺主持把第一局比賽的內容削去了一半。

那位燕家的隨從換了記時香之後。還解釋了一句:“二位,此香可標雙時。請看這香棒的上端,有一道小切痕,在香棒燃燒到此處之前,仍不算正式計時,二位可以自行先活動一下手指。”

“謝謝提醒。”石乙率先衝那人拱了拱手,然後兀自搓了搓手背,又叉指將指節擰得“劈劈啪啪”一陣響,仿佛他不是準備開始精細的珠算操作,而是要揮拳揍人。

做完這些,他才右手微微合拳,隻是展開大拇指和食指,在算盤上下兩個區域裏來回撥弄一周,速度較快,落指也準,是二指撥珠的標準指法。

出了起勢做得有些誇張,其實石乙的指法看起來很是普通。

小高台外圍的觀看席位上,石乙的七位姨母當中,已有幾人看著這一幕覺得心急。站在阮洛身邊的莫葉看得比較仔細,隱隱也有些焦心,但她站在阮洛身後,大致隻能看見他的一點側臉,看不清他此時的神態表露,也就找不到讓自己借以安心的憑據。

但實際上,阮洛此時的心境十分平靜,即便石乙的活手指法顯得有些粗陋,但那隻是開端,不具有絕對能判定勝負的效力。

與阮洛一樣,燕鈺也是一派平靜之姿,而旁觀席上那數名他的近身隨從亦如此態。能被他挑選出來,跟著他跑這麼遠的路到南昭帝京,進東風樓參合這場賽事,這些人憑隨從之身,對於珠算卻都有一份基礎功,自然也都明白,指法再花哨,也不能代表勝敗之定數。

梁京商學院裏,也曾收學身有殘疾的學生。隻要他們有這方麵的天賦,過了入學基礎考,商學院也願意收他們進學培養。而這項舉措的出發點,雖然出於仁道精神,但也不是沒有一絲收獲。有的學生雖然隻有一隻手,甚至隻有四根指頭,但他們在珠算上的技法卻能精快於不少身體健全的學生。

輕視之心不可取,何況眼前那個叫石乙的少年,還並非身有殘疾。

石乙活動手指的行動到一半,一旁的易文也開始了他的行動,他沒有搓手,也沒有叉指把指關節扭得“劈啪”響,而是先握緊雙拳,在眼前慢慢打開,接著又微區手指,再才撫上算珠。

易文亦是彈指將上下兩區算珠來回撥弄了幾圈,但他的指法明顯與石乙不同,甚至是有些驚豔地……他使的是雙手,並且每手同時活動的,是除了小指之外的四根指頭。

他仿佛是在撫琴。

算盤的珠子都是木質的,撥彈時不能發出悅耳的音調,然而易文撥珠發出的聲音,卻是很和緩,且蘊含一種渾然一體的節奏,仿佛湖波洗石。

顯然,他八指齊動的指法,不是臨時顯擺而為,是平時下過苦功練出來的,習慣與技巧一派和諧,動作渾然一體。

甫一看見這情景,石乙自己也大為吃驚。

小高台外圍的觀看席上,七位姨母已然皆驚。而在她們隔壁,那幾個燕鈺的近身隨從,終於不再全是一臉平靜。見舉座皆驚,而良好的勢頭明顯是趨向自己這方,他們當中。有幾人已經漸漸掛出一絲得意情緒在嘴角。

審座上的阮洛看見這一幕,心裏也是有些吃驚。

九年前他在梁國第一商學院求學時,學院主教的還是二指技法。這是珠算實際操作指法裏頭最基礎、也是最普及的指法,所有學生都是由此入門。

但是,年輕人總不會少了新意創造,那時的學生當中已有指法嫻熟至極點的少數人,自創了多指指法,隻是卻並不受當時學院的教師所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