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滿臉是淚的醒來,滿懷感激和敬慕,揮筆寫下這部傳世之作,用以紀念已逝的恩師和師母,大才子出手自然與眾不同,《琉雲翹傳》曲調婉轉動人,唱詞清雅雋秀,裏麵許多詞句幾乎可以直接入詩,端的是難得一見的佳作。

明蘭再看周圍女眷們的臉上,有豔羨的,有憂思的,都多少帶了幾分感慨,一旁的朱氏輕歎道:“唉……一個女子能做到琉璃夫人這份兒上,算是值了。”

琉璃夫人的存在,成為了一個符號,一個象征,告訴女人們原來世上的確是有這樣深q&iag的好男兒的,隻是自己沒碰上而已。

而對於明蘭,琉璃夫人則是個信號,告訴她,她是有老鄉的。

從祖母那裏,明蘭曾陸續的聽說過一些關於靜安皇後的事。

知道她出身顯赫,生就美貌,又自小聰穎,三歲能詩,五歲能畫(應該是魂穿),一手詩詞驚采絕豔(唐詩宋詞),十五歲選作皇子正妃,二十歲冊封皇後;盛老太太少女時代曾進宮見過她,可不過兩年後,三十七歲的靜安皇後就薨逝了。

“她為何去的這麼早?”幼年的明蘭曾問道。

“因為她根本不該進宮為後。”盛老太太滿臉悵然的懷念,“她的品格像山崖上的雪蓮一樣高潔無暇。她不是輕信,而是待人真誠,她不是不懂機巧,而是不屑。而宮裏那見不得人的地界兒,不是是弄髒了她。哼!那起子jian人,還真以為自己勝了?還不是各個都不得好死!”

那是明蘭唯一一次見到祖母流露出那般深刻的怨毒痛恨。

官方的說法是,因jian妃小人挑唆,帝後生隙,其後皇後沉迷於製鏡奇技,於宮內另辟一小作坊,終日忙碌,再不問宮闈之事,也不願再見皇帝。

“做鏡子?”明蘭驚道。

“是呀。”盛老太太笑道,“靜安皇後說是從古籍中尋到一個方子,可以在玻璃上做出鏡子來,比銅鏡qi&aag上百倍,她是極聰明的,不過一兩年就大有眉目,可惜……”盛老太太沉下了臉,明蘭不敢再問了,沒等靜安皇後製出鏡子,她就過逝了。

“她曾說過,她這輩子最後悔之事,就是少年早慧,才貌聞名天下。”盛老太太語帶哽咽,憂傷道,“真是盛名之累!”

聽孔嬤嬤說,靜安皇後臨終前,把從小到大所有詩稿圖紙全都焚毀,不肯留下一字一紙。

接下來的事,是孔嬤嬤的獨家透露。

聞得後逝,武皇帝像是失了魂,堅不肯信靜安皇後是病故的,當即把整個太醫院的禦醫都捉了起來,叫他們驗屍,查不出一個殺一個,一直殺到第十個太醫時,終於驗出毒素,並推斷得出,應是慢xing毒藥,靜安皇後差不多已中毒三年了。

鳳儀宮裏,武皇帝在屍體旁坐了一天一夜,不過短短幾日,原本豪邁英武的武皇帝驟然變的bào怒多疑,至此之後,他心xing大變,誰都不信,不但徹查宮廷,杖斃宮人宮妃近千餘人,還掀起幾起大案,將無數官吏投入大獄拷問。

皇貴妃賜死,族誅;淑妃,麗妃勒令自裁,父兄賜死,族人貶為庶民,莊妃打入慎刑司,嚴刑拷打後處死,然後也是族誅……凡是正三品以上的嬪妃幾乎都沒逃過一劫,運氣不好的還要牽連家人。四妃裏隻留下一個賢妃,但幾年後也被嚇死了;九嬪裏麵隻逃出一個王充儀,不過後來也神誌不清了,一下子,後宮空出一大半。

憑良心說,害死靜安皇後的人裏當然少不了她們,但也有不少的確是冤枉的,不過那個時候的武皇帝,就像一頭發了瘋的野shòu,見誰咬誰,誰也不敢規勸;還好,靜安皇後還有個溫敦的小兒子,也就是先帝仁宗,總算他的規勸武皇帝還能聽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