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事q&iag沒這麼美妙,兼並土地幾乎是我國幾千年所有王朝都發生過的事,似乎無論如何都無法避免,沒當一個王朝延續兩三百年後,土地兼並嚴重到了臨界點,然後就起義,造反,或成功或失敗,接著改朝換代。

這個話題太大了,若真要說,我可以寫一篇論文,《論古代土地兼並演變過程和農民起義的漸進及對王朝興衰的各種影響》。

回到正題,還是說豪門的田莊。

古代的那些大家族,比如有爵位的(寧遠侯),比如世代為官的(海家)……這些家族有廣大的田地產業,那麼他們是怎麼經營的呢?

尤其是京城裏的豪門,他們的田莊往往裏自己家有一段距離,不能每天去查看,這時,他們就需要幫手,也就是類似於總經理的角色,代替主人去管理田莊。

事實是這樣的,古代的奴仆大多在宅邸裏為主人服務,但還有一部分,他們深受主家信賴,他們管理著田莊上的佃戶(沒有自己土地的農民),管理著收莊稼,收田租,然後整理後上jiāo給主人。

(詳見紅樓夢裏那個‘老砍頭’給賈珍jiāo年賦的q&iag形。)

管理田莊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莊子的管事十分得力忠誠,他們勤於管理莊稼,自己采買種子,自己采購農具耕牛,自己覺得種什麼品種,然後隻雇傭幫工來下田gān活;另一種,則是把田地分成一塊塊,分別租給佃農,然後到了時候就去收租,其餘一概不管。

前一種隻出工錢給幫工就成了,所有收成都可收上來;後一種則是hu&aag世仁和喜兒她爹的關係。後一種q&iag況比較多,前一種作為輔助。

佃戶隻是租著田地來種,並不是那家的奴仆,所以不需要向明蘭下跪,但這隻是很理想的想法。

比如說,因為自然原因,因為家人生病,那家佃農這年忽然jiāo不上租子了,或者拖欠些租子,這個時候莊頭就會叫他們寫欠條,累積下來,你說這些佃農會不會怕莊頭。

尤其這些莊子還是豪門所有,佃農根本不敢反抗,久而久之,佃農雖人身自由,但其實也是半個奴仆了;甚至有許多活不下去的佃農,十分願意讓主家收了去。

因為一旦成為主家的奴仆,最最起碼,有一口飯吃,不至於挨餓受凍。

主家有好有壞,管事莊頭也有好有壞,這裏我們講講後一種。

當主家長年疏於管理時(一家子都是紈絝,不肯讀書,不理庶務),那麼這些莊頭管事就會做小動作,例如隱瞞些田地,隱瞞些佃戶。

這樣一來,那些明明掛著XX家族的名頭,其實這些田地卻是給莊頭們自己種的,那些佃戶也成了莊頭私家的佃戶。

當然,大家族的老奴仆在多年服務之後,累積了些積蓄,也會偷偷去外麵置辦產業,古代禮法上,這是絕對不允許的,一經發現就可以沒收(很好的買賣)。

所以,真正會在外麵置辦產業的奴仆並不多,除非有十分可靠的親戚在外麵,否則他們寧願藏銀子。

這些在莊上管理的奴仆,隻要能混上管事的職位,其實日子是很舒服的,雖然在日常生活的jīng致層麵比不上在府裏的享受,但能受主人重視,而且在山高皇帝遠的莊園裏,可以過的很自由。

但是如果作為奴仆,你不是管事,隻是在莊上幫忙(劈柴,燒飯,打水,間或種田),那就很慘了,日子很不好過。

有些在內院犯了事的丫鬟,被罰至莊上,如果沒有爹娘兄嫂罩著,那就屬於勞改,從天到地,從副小姐的享受到農莊的丫頭,這是十分悲催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