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武道和精元(1 / 2)

噗!噗!噗!

三日後,天空忽然放晴。原本黑夜還在下雪,黎明時的天空卻一片暖黃色的燦爛,一縷縷陽光從雲縫中照射下來,漸漸的將樹梢上的積雪、屋簷下的冰淩融化。

一大清早,謝鏡就在位於盛京城北邊的昆山上修煉。他將大衣掛在樹枝上,上身隻穿著一件單薄的青衫,汗水已將青衫打濕,和衣服內的肌膚貼在一起,勾勒出他健碩的身材。

盡管天空放晴,但畢竟是寒冷的冬季,可謝鏡在練功時卻隻穿著一件單薄的青衫,可見他的體質非常強健。

之前就提到過,謝鏡雖是讀書人,卻不是書呆子,他從來不覺得全靠一張嘴就能自保。大靖的政治特點雖是以文製武,但謝鏡在讀書的同時修煉武道並不是為了日後當將軍馳騁沙場,他隻是對武道有著濃厚的興趣,並且覺得有一身武藝更能自保罷了。

謝鏡的拳勁剛猛,每一拳出去,耳邊都會相應的傳來如虎咆般的聲響。若是離得近,甚至會聽見他的身體裏響起了如橡筋被拉扯般“嘣”的聲音。這是他在揮拳時,身體內的筋的顫動所發出的聲音。

內行人看謝鏡打這一套拳,就能判定謝鏡是一個肉筋皮膜都已練到家的巔峰武士了。

沒錯,早在三個月前,謝鏡就已經是一個五星武士了!

無論大靖王朝,還是中州大地上的其它國家,又或是西域的覺羅帝國、海外的一些彈丸小國,對武道修煉者都使用著統一的武道等級係統。

武道等級由低到高依次為:“練肉”武生、“練筋”武徒、“練皮膜”武士、“練骨”武師、“練內髒”先天武師、“練骨髓”大宗師、“換血”武聖、“練竅”人仙、“竅脈通透,粉碎真空”戰神。

這九個大等級中從武生到武聖,其中又分為了五個小等級,每一等都代表著不同的實力。比如說五星武士比四星武士的皮膜絕對要練的好很多,二星武聖比一星武聖的實力一定要強。但這也僅僅是在實力上做比較而已,若是真正的打鬥,還要牽扯到個人的狀態,機智以及不同的功法,手段,所以真正打起來,四星武士也未必就會輸給五星武士,一星武聖未必就打不過二星武聖。甚至有的時候憑借強大的神器寶物,先天武師甚至能越級戰勝大宗師!

而武聖過後,成就人仙,就不再是從一星到五星那麼簡單了。人仙練竅,要把人體所有的竅脈都練得通透,然後粉碎真空,和體內的元神徹底融合,人神合一,方能成就戰神,永生不滅。

但要竅脈通透,人神合一,又豈是嘴上說說這般簡單?

中州大地五千多年的曆史,真正的戰神隻有一位——釋迦摩。其餘的,都隻是虛構傳說中的人物。而人仙,綜合曆史來看,也是平均上百年才有可能出現得了一二個的強大存在。

人仙人仙,已不再是人,而是仙。人仙不但有著毀天滅地般的強大力量,還有著幾乎於變態的生命力。史書記載,一千多年前的一位人仙,他在被十八個武聖圍攻時被震斷了一隻手臂,卻在眾人驚詫的目光下又長出了一隻新的來,繼續戰鬥。

所以說,每個修煉武道者,都夢想著自己能夠修成人仙,位列仙班,從此傲視天下,逍遙快活,活個兩三百年也未必是不可能的。至於戰神,那太過於虛無縹緲,是人們的幻想,而不是夢想。若不是浩瀚的曆史裏出現了一位戰神釋迦摩這樣的人物,恐怕在武道等級係統中就沒有戰神這個級別了。

其實不僅僅是戰神、人仙這種神仙級別的存在,就是武聖,在天下間也是非常稀少的。一個人若是成就了武聖,那麼他的名字就完全能夠在史書上留下一筆,並且在當代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

武聖是什麼?武道之聖者!在千軍萬馬的交戰中,一個武聖或許就能扭轉戰局,無論在哪個國家,武聖都是位高權重的人物,朝野絕不敢怠慢!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一輩子若是能和某個武聖見上一麵,就已經是無憾的光榮了。

從實際意義上出發,其實武聖,才是絕大多數武道修煉者的夢想。人仙,戰神,凡人要想成為仙和神,哪是那麼容易的……

接下來的大宗師雖然要比武聖差很多,但卻也是非常強大、萬中出一的存在。宗師宗師,開宗立派,一個大宗師,完全能自立門派,廣招門徒了。但大宗師和武聖之間有個非常大的瓶頸,很多人窮其一生也無法突破大宗師的修為成就武聖,從而到陽壽盡了,含恨而去。

靖太祖趙璁就是一個例子,他五十歲成就了大宗師,可到死精元都未能練到‘血中元神’的境界,從而無法突破瓶頸,成就武聖。沒成就武聖,就沒有換血,壽命和常人沒多少區別,過了古稀之年,就仙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