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本聽過的傳言,遂結伴入山,苦心尋找了半年之久,仍然找不出一點眉目,正值心灰意冷,準備離山之際,忽然遇上了藍海萍.

周奇,康全看到了藏真圖後,雄心複燃,兩人相互望了一眼,頷首微笑.

要知金陵兩虎,數十年形形不離,早巳心意相通,一眨眼,一點頭間,均能知曉對方心意.

當下三人仔細研究了圖上偈語含意,終於找出那存置的石洞.

兩虎看那石洞深不見底,陰氣逼人,遂鼓勵藍海萍先下去一查究竟,兩人故作殷勤,采了很多老藤連接一起,藍海萍一心想著那,哪裏還去顧及兩虎心存惡意,也不思索就抓起葛藤一端,當先而下.

兩虎緩緩把葛藤放長,直到兩百餘丈,才覺出葛藤一輕,周奇哈哈一笑,道:"這楞小子倒是好騙是很,這座石洞深達兩百餘丈,想那洞中必然藏有毒物,先讓他替我們清了道路,然後我們再下去不遲!"

康全笑道:"依我看來,我們根本就不用冒這入洞之險,待那楞小子取到那出洞之後,你可故意和他閑扯,我在後麵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給他一刀,既可免除入洞之險,又可少去日後麻煩了."

兩人算計雖好,無奈天下事,大都不從人願,藍海萍入洞之後,猶如泥牛沉海,兩虎在洞口等了兩天兩夜工夫,仍不見藍海萍出來.

兩虎研討了一陣,終究還是抵不了誘惑之力,周奇首先下洞,哪知道一去,又是一晝夜沒有消息.

康全終於也忍耐不住,把垂入石洞的葛藤一端,係在一株鬆樹上,垂藤而下.

流入洞中的溪水,擊在石壁之上,散成千萬點黃豆般的水珠兒,四下飛落,冷風徐徐,陰寒侵肌,康全一麵運氣禦寒,一麵打量石洞中形勢,隻見愈深愈形收縮,到洞底時隻餘下兩丈方圓大小.

靠東南麵光滑的石壁間,有一座高可及人的石門,半開半閉,入門就是一道曲折的夾道,夾道很窄,僅可容一人通過,而且漆黑如墨.

康全拔出背上單刀,護身而進,走了一段,夾道逐漸開朗,兩邊夾壁,色如翠玉,晶瑩透明,碧光耀目.

又轉過兩個彎,夾道已盡,景物豁然開朗,一塊畝許大小的草地上,種滿著各色花樹,藍海萍和周奇都在那花樹中間,穿來走去,但卻始終不離丈餘方圓,更妙的是兩人有時隻相隔一株花樹,對穿而過,但卻不聞不見.

康全雖不懂五行奇門之術,但也意識到這花樹是一座奇門陣式,看兩人在林中穿來走去,始終無法走出,不禁心生寒意,哪裏還敢入陣.

正在為難當兒,突覺自後一陣急風襲來,他來不及多作思索,反身一刀劈去.

刀劈出手,才看出是一隻奇大的白鶴.

巨鶴似無傷人之意,是以毫無防備,被他一刀劈中左翼.

這一刀激起巨鶴野性,但聞一聲長唳,斂藏在腹下的雙爪突然一齊伸出,右翼也同時斜撲而下,擊落他手中單刀.

康全心頭一驚,縱身向後躍退,匆忙之中,忘記了他身後就是那花樹陣式,待他驚覺,人已落入陣中,隻覺眼前一花,頓時迷失了方向,周奇,藍海萍亦同時不見.

要知這花樹陣式,是天機真人和三音神尼比武兩敗俱傷,大徹大悟,化敵為友之後,為合錄,避居此洞,因怕遭人騷擾,用反五行之法布成這座花樹陣,奧妙無窮,置身陣中,如墜入濃雲密霧,耳目俱失效用……

三人被困入陣中,各居一處,本都難免餓斃,但因藍海萍攜帶幹糧較多,生平又愛武成癖,真元充沛,耐受饑餓之力要較兩虎強了很多,是以,他還毫無感到饑餓威脅之時,兩虎已難耐饑餓之苦,暈倒當地.

藍海萍在幹糧用盡七日之後,人也逐漸支持不住,但周奇,康全早已在數日前雙雙餓死在花樹陣中.

這時,他已不再作出陣之想,閉目靜坐在地上休息,一個人如果到了完全絕望之時,心中反而覺得十分清明.

要知那反五行花樹陣式,雖然奧妙無比,但最厲害的,還是那由心念而生的諸般幻想,對陣中受困之人折磨最大,幻隨念變,隨生隨滅,這並非是那反五行花樹陣中有什麼邪術,而是那五行變化和鮮豔的各色花葉,給予人由心念而生的一種幻覺.

因為凡是被困在陣中之人,必將千方百計設法出陣,對心力智力消耗均大,時間既久,心,智逐漸削弱,諸般貪念,利祿,往事,便趁虛而入,再加上那各色鮮豔花樹,給人視覺上的一種錯覺,眼前境界,亦隨著那泛起在心頭的往事,幻化出各種不同的形象.

此刻出陣之望既杳,嗔念隨著消失,靜坐一陣,靈台忽然空明,想起懷中的藏真圖,探手入懷,摸了出來.

他閉上眼,一麵運氣調息,一麵暗自忖道:花樹陣這等奧妙,如果藏真圖上未示明出陣之法,縱然得到藏真圖,隻怕也無人能闖過得這花樹陣式,要是如此,天機,三音兩位老前輩,既不必合錄,亦不必勞神繪製這藏真圖了,不管圖上有否出陣之法,先把它打開看看再說.

他先摸索著把圖攤展身前,然後才睜開眼睛,哪知他心中仍存著出陣之想,眼前仍是一片黑暗,無法看得清圖上景物,不禁黯然一歎道:"看來我今生已無出陣之望了……"

心灰意冷之際,索性仰身向後一躺,忽然手指觸到懷中一塊圓滑之物,心中一動,霍然又挺身坐起來,探手入懷,取出一顆龍眼大小的珠子.

明珠在手,眼前驟然一亮,霞光閃閃,照明了數尺方圓地方.

這顆明珠,本是皇宮中珍品,稱為夜明珠,為各色珍珠中,最為名貴的一種,千數百年難得一粒,本是明孝宗禦書房中裝飾之物.有一夜孝宗在書房批閱奏招,忽然一陣微風,吹得桌上燭光搖擺,他本是皇帝之尊,平日頤指氣使慣了,還認為是守值太監送夜點來,不小心使夜風吹入書房,頭也未抬,就罵道:"該死的奴才……"話剛出口,驀聞身側一聲冷笑,寒光一閃,案頭上多一把精鋼匕首.

轉臉看時,隻見一個黑衣勁裝大漢,手執寶劍,黑布包臉,雙目中凶光閃閃,哪裏還敢開口.

那大漢伸手取了案上的夜明珠後,轉身又奔到後壁,摘取壁上的一幅唐代畫聖吳道子手作的.

他雖是萬乘之尊天子,但看到那深入案頭的耀目匕首,也不敢出口大氣,手握朱筆,呆呆坐著.

就在那黑衣大漢舉手摘圖之際,驀聞一聲"萬歲休驚",微風動處,藍海萍電射而入,就在禦書房中,和那黑衣大漢展開了一場猛烈的拚搏.

藍海萍怕驚了聖駕,一出手就施展本身絕學,劍光如幕,把那黑衣大漢堵在一角,連下殺手.

激戰到二十回合後,那大漢被藍海萍點中**道,當場被擒.

武宗目睹他勇猛擒賊,龍心大悅,竟把那顆夜明珠賜授給他.

這次他因得藏真圖偷離皇宮,遠走浙東尋找,臨行之際,想到了尋定需耗時日不短,這粒明珠定然值錢不少,遂把它揣入懷中帶走,以備需用,不想此時派上用場.

在那閃爍珠光照耀之下,藏真圖上的一切景物,均甚清晰一可見.

隻見橫寫在白絹上的藏真圖三個大字已然褪色,下麵四句似詩非詩的偈語寫道:

萬功歸元秘,一劍神州寒.

蒼鬆篩明月,石上流清泉.

偈語下麵,畫著幾座連綿的山峰,夾著一道幽穀,穀內峰回路轉,曲折盤旋,幽穀盡處,蒼鬆林立,一鬆特高,有似撐傘,月光透鬆下照,滿地碎鋪銀星,一道清溪繞過鬆下巨石,直向一個深澗中流去,溪水不大,如一條水簾下垂,那三峰飛瀑的背景,卻用一種寫意的手法描繪出來,墨色很淡,很不易看得出來,想是天機真人,三音神尼在繪製這藏真圖時,怕得圖之人輕易地找到藏寶所在,故而不把那峰飛瀑的背景,明顯地畫在圖上.

他仔細地檢視全圖一遍,但卻看不出一點有關脫出這花樹陣式的暗示,不禁心頭一冰,順手把白絹一摺.

但見三座高峰,兩前一後地排成了品字形,一道瀑布由王峰倒瀉而下.

原來這白絹是兩層摺在一起,外麵明顯地畫出了藏寶所在背景,裏麵卻指示出存放的山洞.

他忽然心中一動,又仔細地檢視那三峰飛瀑崖中一塊大山石上,濺飛起一片水珠,看了一陣,仍是不解.

他出陣之望既絕,反而定下心來,閑坐著無事可作,就數那濺飛水珠作戲.初數一遍,尚無所覺,待他數到第三遍時,心中忽有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