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市,位於南中國高原中部,屬於北亞熱帶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為山原地貌,由於與昆明同樣低緯高原的地貌特征,形成了“四季如春”的氣候,因此又有“小春城”的美譽。
此刻張珍走在這座如春天一般涼爽而又透著生機勃勃的城市裏,心裏突然就生出了許多歡喜,這景色可真美呀,四處都開放著紅的,綠的,紫的,一叢叢,一束束,鮮豔而嬌美的鮮花,看得人目不暇接,眨眼一看就好像所有的美麗都在微笑著向張珍問好。
而這一切的美麗,還遠遠不止這些,碧波市既有媲美北上廣的商業CBD也有獨具南疆特色的民族文化建築,更重要的是碧波有知禮而又熱情的碧波人,是的,沒錯,碧波最具特色的景色,正是人,如果翻開小紅書對於碧波市的旅遊攻略,基本上都是旅客對於碧波人民所書寫的讚美之情。
張珍除了讚歎之餘,在不知覺間也產生了一種自豪感,因為這座城市所有的成就都離不開一個重要的人,那個人就是他的金叔叔,正是5年前金衛東當選地級碧波市人民政府市長以來,才開始了這一切的變化。
雖然張珍已經無數次從嗶哩嗶哩和抖音等社交媒體的官媒中了解到了中央對於碧波市近幾年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表揚,但是,真正身臨其境還是有了一種震撼感。
張珍想起了許久之前來到碧波時的情形,那時那裏有這些高樓大廈,全市唯一超過10層的建築不過是一幢由浙商所建的碧都大酒店,其他地方也都是最多8層樓的小樓,就連市政府也蜷縮在一個狹窄的小院裏。
其實如果隻是沒有招商落地,城建差一點,隻要環境好,碧波人也能忍受,可是恰恰連環境也一塌糊塗,當時的市領導人因為希望急切出政績,做了一大堆樣子工程,好的企業不引進偏偏引進一些汙染性極大的企業,竟然還提出了要把本市瀕臨倒閉的碧波紙業建成全球第一號的紙業公司,換來的是什麼呢?這些由權利尋租所上位的企業必然會將自己所付出的成本轉嫁到碧波的山山水水上。
當時張珍對碧波還有一個最大的印象就是從環城河裏不斷飄蕩出的氨水味,太難聞了。想想自己的家鄉大西北,雖然都是黃土高原和鹽堿地,可那裏的小溪和河水卻都是它該有的氣味。
如今為了支持發展,碧波市政府已由老城區的小院搬到了開發區主幹道碧波大道旁一圈灰褐色新中式風格的砂岩建築物中,其他市政府下轄的各局各事業單位也如眾星拱月般將市政府的主樓圍在了中間。張珍在美麗的城市駐足癡望之後,便騎了一輛共享電瓶車沿著碧波大道來到了那莊嚴肅穆的市政府建築群之前,他仰望著市政府門口兩頭張著大口的石獅子和門楣上高懸的國徽,第一次有了一絲電視劇中“衙門”的感覺,自覺有趣,便默念起了紅樓夢中的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這時門口執勤的保安見來了個風塵仆仆的生人,一直在門口不知道要幹什麼,便從值班室裏把頭探了出來,打量了一圈張珍後道:“小夥子,信訪局還在老市政府,這邊不接待,現在正是上班時間,來來往往很多領導,不要在這兒亂竄。”
原來那保安是把張珍認成了上訪群眾,唉,也難怪,現在的張珍在考試的打擊下倒確確實實充滿了落魄感,不過轉念一想張珍又覺得保安語氣可惡,暗道:“憑什麼,上訪群眾就不可以來市政府看看了嗎?你牛什麼牛,活該一輩子看門當保安。”
張珍沒有回答保安的話,緩了緩道:“我不上訪,,我找金衛東市長。”
保安一聽皺緊了眉頭,提高了音量道:“你說不聽,不哦?金市長忙的很,信訪工作有專人負責,網上也有市長信箱和12345熱線,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