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章(2 / 3)

最後大家夥相視一笑,做了場隨性隨緣的買賣。

下午比賽繼續時好多觀眾的腳下臥著

好些塑料袋,其中幾個還探出來雞啊鴨的頭。聽到台上鑼鼓喧天,這些小東西好像也能聽懂似的不停地啾啾嘎嘎地叫著,甚至有時候還配合著鼓點……一時間也不知道是台上更熱鬧還是台下更熱鬧,有種現實魔幻主義的喜感。

下午出場的選手表演質量有高有低,再看舞台旁的得分表,姬條兒位排名第二,曆桃排名第五,賈平濤排名第九,而張建德夫婦眾望所歸排名第一。前十名可進決賽,看分數之間的差距,後麵的爭奪主要集中在第十名上。

史小翠最後一個登台,她作為被專家複活的選手自然所受關注最多,而且今天還是在金竹村舉行半決賽,上次她大鬧人家竹家祠堂的事情還曆曆在目,今天這女人又殺回來繼續表演,可見是有點子東西的。

史小翠一身火紅掐腰旗袍,靚靚颯颯,讓人挪不開眼睛。隻是這次她沒有拿□□嗡上台,而是換了把蛇皮三弦琴,施施然在台前坐下,旁邊有工作人員幫忙搬來一個木頭裝置,她把右腳塞進下麵的繩索,腳尖翹起落下,一個精巧的聯動裝置立馬作用旁上麵的銅鈸響起來,等於史小翠一個人就是一個樂隊,可以實現自彈自唱。

宋香巧笑著問:“小翠這次你又要給我們帶來什麼厲害的表演?”

史小翠自謙道:“不敢說厲害。隻是覺得咱們山歌賽的舞台太好太難得了,能上來表演是我的福

氣。我就想著把我會的東西都顯示出來。”

“那能簡單介紹今天表演的節目嗎?我看你是準備自彈自唱?”

史小翠神秘一笑,“都說咱們中國沒有說唱藝術,要我說那是孤陋寡聞。那就是我一會要為各位表演的三弦書,用的就是我手中的三弦琴。”

這張琴用蛇皮兩頭包裹,長柄,有三根弦。這種琴音色幹澀,音量卻大。這種琴傳入日本後發展成了三味線,在異域倒發展地更好。

在鄉間舉行的比賽隨意性更大,不像在電視台裏錄播或者直播的那些比賽,要嚴格控製時間,要嚴格按照流程,幾位專家見大家對史小翠說的這些感興趣,當即開口一起聊天。

“三弦書要追溯起來可以講到秦始皇。據說當時秦始皇征用民卒修建長城,這些人在長城下風雪交加之時,用棍子用動物皮用繩子發明了這種琴,後來就有了三弦琴,再後來就有了三弦書。不過三弦書發展最鼎盛的時候是在乾隆時候,當時咱們市會唱三弦書的就有三四百人。現在嘛,會唱的人就少了,聽得人也少了,大家對三弦書很陌生也不足為奇。我隻是好奇史小翠你咋啥都會?初賽□□嗡,半決賽三弦書,還有什麼是你不會的?”縣文化館館長鞏仁忍不住笑問,這女人真是渾身充滿了神秘感啊。

史小翠連連擺手,“鞏館長過譽了。我會的都是三腳貓的功夫,三弦書也是聽

我師傅唱過,我跟著學了幾段,要跟三弦書的老前輩老藝人相比我還嫩著呢。我就是想既然是山歌賽,咱們市咱們縣還有咱們鄉都是曲藝之鄉,這些快失傳的曲藝都能有機會上台展示,說不定以後有人願意學願意唱,咱們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瑰寶不至於在我們手上斷了。我這純屬拋磚引玉。”

這女人長得好看,又能歌善唱,說出來的話又如春風細雨般讓人感覺到很舒服,重點是她還很自謙,卻又不自卑,落落大方的樣子讓人不由高看幾分。

“史小翠選手今天是一個人自彈自唱,三弦書還可以兩人或者三人一起同台演唱。若是兩三人演唱,主場者手中一般會拿一種叫做鉸子的樂器或者八角鼓。鉸子也就是比較小的銅鈸,有的地方也把三弦書稱作鉸子書。使用鉸子或者八角鼓演唱三弦書的時候,主場者會拿一根筷子敲擊鉸子或者八角鼓,與伴奏者的三弦琴互相迎合。”市學院教授苗秋月淺淺地介紹了三弦書的演奏特色,“小翠,你今天是準備表演文段子還是武段子?”

三弦書可說唱的內容包羅萬象,上可說唱曆史故事俠義傳奇公案傳說等武段子,下可說唱才子佳人針線籮筐等文段子,厲害的說唱者隨便站在那裏就可以唱一本書。

史小翠笑著說:“我獨膽為大家演唱一段《火燒新野》。”

要說三弦書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火

燒新野在場的大部分人都熟。畢竟這段曆史就發生在兩百公裏外的新野縣,話說當年曹操愛將曹仁率軍攻打新野,見城門大開以為劉備怯弱棄城,當即入城駐紮,結果半夜大火四起,這才知道上了諸葛亮的當,倉皇突奔死了不少人才得以逃脫。

而且這段故事也在其他曲藝如河南墜子、宛劇等演繹過,尤其愛聽戲的老頭老太太則更熟悉了。

宋香巧笑道:“那就閑話少說,咱們請史小翠為我們表演《火燒新野》。”

史小翠說了聲好便斂起神色,低頭輕輕掃撥了琴弦,做好了準備,仰起頭瞬時念道:“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南征到漢川。風伯怒臨新野縣,祝融飛下焰摩天。”這段來自《三國演義》的開場詞立馬把人引入三國爭霸群雄廝殺的年代。

三弦聲起,史小翠一邊彈奏一邊開唱,“唱的是,諸葛亮初出茅廬把功建,火燒曹軍博望坡前,夏侯惇損兵折將無功而返,曹孟德暴跳如雷怒衝冠,校場點兵五十萬,浩浩蕩蕩殺奔西南……”

曲調抑揚頓挫,唱詞簡單樸實,把火燒新野的前情講得清清楚楚。

唱完這段,史小翠站起來笑語盈盈地說:“這段唱的是火燒新野,智聖諸葛亮的故事,想當年諸葛亮感念劉玄德三顧之恩出山相助,第一把火火燒博望,第二把火火燒新野,第三把過火燒赤壁,今天咱講的是火燒新野…… ”

史小翠

美目略挑,一口氣連說好幾段,驟然一停頓,手上三弦琴又起,“曹仁用目睜,打量新野城,四門大敞開,無有一個兵,街上無人走,鴉雀靜無聲,人都說諸葛亮計謀廣,是不是誘敵深入留座空城……”

接下來許褚小瞧諸葛亮,攛掇曹仁入城。這段是大家夥最愛聽的劇情,許褚有多小聰明,後麵馬上臉就被打多麼重。

“突然飛沙走石,狂風四起,好大的風啊!”史小翠像看到了這一幕連說幾聲哎呀呀!

“這陣風真不善,刮得天昏地又暗,往上刮了一陣風刮到玉皇淩霄殿,王母娘娘來觀風,一頭青絲被刮亂,往下刮了一陣風,刮到閻羅森羅殿,土地爺爺來觀風,手中拐棍刮不見,刮得大鬼找小鬼,刮得牛頭找馬麵,刮得小鬼疼難忍,吱吱哇哇亂叫喚……”

這一段酣暢淋漓,口條疾速,又形象又生動,這段耳熟能詳的故事夾雜了三弦書藝人的原創台詞,更顯趣味。

接下來,曹仁快速入城,駐紮休息,剛臥床睡著,突然報子來報:“新野城火燒起來了!”

曹仁還有起床氣罵報子說定是有人燒火吃飯,不要擾亂軍心,緊接著唰唰唰好幾名報子來報,聲音都變直了,“報報報稟都督,大事不好,新野城全城起火……”

別看史小翠細弱柳條模樣,可她學小兵報子,連喊那幾聲報報報,學得那叫一個真切,聲音顫抖,手腳發軟,往前

踉蹌幾步,讓人覺得是小兵報子附體了。

台下觀眾屏息凝神,目不轉睛,瞧著史小翠大吼一聲,“曹仁聽見這頭發稍子都支棱起來了!大事不妙呀!”

火龍翻飛,風乘火勢,劈裏啪啦,房屋倒塌,轟轟隆隆,熱浪翻滾……好一場大火啊!!!

高|潮驟起,三弦琴銅撥驟然響起。

趙子龍在城外指揮若定,數萬條火箭騰躥天空,風馳電掣似流星,曹仁率兵直往西門衝……趙子龍殺將出來!

史小翠瞬時化身趙子龍,一身正氣,中氣十足大喝一聲,“哪裏走!”

接下來琴弦更急,幾個回合下來,曹仁往東門逃去,連奔二十餘裏逃至白河邊,士兵們撲通撲通像下餃子一樣跳入河中,史小翠停下來一笑問,“有人問,這究竟是為何要跳下水?”

她略一停頓,昂首笑道:“說當然是為了撲滅他們身上的火星子啊!”

這種誇張中帶笑點的設計立馬引得眾人大笑。

接下來唱段借用火燒赤壁故事中曹操仰天三笑卻被打臉追殺的典故,在這裏也設計了曹仁三笑,最後還是諸葛亮仁心讓張飛放走了他。

三弦書唱詞紮實,史小翠唱功了得,即便在沒法收音的戶外舞台,也能越過糟雜的環境把觀眾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全部收攏在自己的表演裏。

“酣暢淋漓!精彩!真是精彩!”老袁忍不住又拍起了桌子,“這才是表演,這才是藝術,這才是咱們西河縣

千百年來傳承的說唱曲藝,今天沒掏錢就聽到這麼好聽的,賺了啊。”

戈明德也很激動,“五六十年代的時候咱們這十裏八鄉誰家有個紅白喜事都愛請人去唱三弦書,甚至沒事幹的時候,隻要拿起一把三弦琴,就能連說帶唱,唱兩漢三國,唱三俠五義,唱老包判案,什麼都唱,那時候可真是熱鬧啊。隻可惜現在啊,別說喜歡三弦書,怕是知道三弦書的人都很少。”

他嘖嘖兩聲,話鋒一轉,“小翠啊,□□嗡你也會,三弦書你也會,這兩樣都不好學,都不好練,你咋同時都學,還學得這麼好?”

史小翠靦腆一笑,“戈老師你這麼說我還真是不好意思。其實,三弦書我就隻會這麼一段。”那年在山洞,她跟著師父師娘學了七八天□□嗡,偶爾聽他們拿出三弦琴唱了這麼一段,也就記在腦海裏了。或許那時候,她年紀小,白紙一張的腦子,師父師娘隨便往裏麵潑點墨,就再也忘不掉。後來她南下去了廣東,又忙著掙錢,又不願意交朋友,孤獨的時候就愛在宿舍裏自己給自己唱,一天又一天,便真的刻入骨髓裏,再也忘不掉了。隻可惜,當時她隻學了這麼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