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信來得雖有些遲, 但厚厚幾頁紙,寫滿了他當下的處境和對溫殊色的相思, 把這幾個月的擔憂和思念, 全都彌補上了。
知道人沒事,心裏安穩了不少。
二夫人曾同她說,“你父親沒把他翅膀折斷之前, 他那股傲氣, 能登天。”
正如自己之前所想,謝劭的那顆野心並非是後來被逼出來的, 而是從小就埋在了心底, 如今魚入了海, 給了他施展的空間, 河西河北沒個結果之前, 以他的性子, 是不會回來。
許是為了穩住她,信上還寫了海錯的價格和絲綢生意的規劃。
心中對未來的期盼躍然在紙上,一家人都等著他勝利歸來。
謝老夫人瞧完了信後, 遞還給了溫殊色, 歎了一聲, “以前見他無所事事, 老在我眼皮底下晃悠, 擔心他這輩子沒什麼出息, 如今倒是有出息了, 人卻又不在身邊,也不知道我那一番相逼,是不是對的。”
沒出息的子孫, 也有好處, 至少能一直陪在自己身邊。
謝大爺出事之後,謝老夫人的身子大不如從前,雖也有說有笑,但已不如往日的精神氣。
家族重要,還是人命重要?活了一輩子,到死了,她恐怕也無法參透。
謝仆射怕她太過於擔憂,安撫道:“人生自古兩難全,他那麼大人了,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母親不必多想。”
新帝上位幾月,朝廷的局勢
看似平靜,背地裏的暗湧卻不斷。
元氏一倒,朝廷上那些喜歡拉幫結派,替自己找個倚仗的人,頓時沒個方向,如同無頭蒼蠅,有的急於投奔,有的則四處奔走,探查著局勢。
而如今朝堂的勢利,無外乎就謝楊兩家。
一朝之中兩位宰相,相互製衡,乃百年來不變的規矩,在利益和局勢麵前,昔日的盟友謝家和楊家,也就成了對立麵。
楊將軍或許對謝家還有幾分舊情,但楊家其他人沒有。
先帝駕崩之後,楊將軍的身子也大不如從前,侯府之事,多數都是由楊家的世子爺在處理。
楊家世子的性子與楊將軍有所不同,太平盛世長大的孩子,沒見過戰亂,所有的心思便花在了家族利益上,把朝廷當成了戰場。
一麵想拉攏,與謝家扯上姻親,在關鍵時候好掣肘謝家,一麵又急於搶在謝家之前,讓楊家後輩占據朝廷的重要位置。
上回謝劭主動向皇帝請命,前去整頓河西河北,等楊家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後,已經錯失了先機,隻能把力氣使在宮中。
科考前,太妃借著自己的壽辰,將楊世子寫的一篇祝壽詞獻給了皇帝。
那首詞不僅是賀太妃的壽,連帶著誇了皇帝對太妃的孝心。
楊太妃雖沒被封為太後,但先帝也沒有封其他人為太後,皇帝要想在天下人麵前樹立自己的孝心,隻有太妃能成全。
太妃想將楊家世子調配到門下省。
元氏覆滅後,
先帝讓楊將軍接手了門下省,如今楊將軍已年邁,尤其是一場病落下,也不知道能不能起來,若起不來了,楊家這宰相的位置,總不能落到旁人手上。
楊家能不能再次回到之前的輝煌,就看這回楊家世子能不能進入門下省,任職給事中。
皇帝打了個太極,將事情拖延到了明年。
雖沒同意,但也給了楊家的機會。意思很明白,機會他願意給,但楊家世子得有一個讓他提拔上位的正當理由。
楊家世子最近幾個月忙得不可開交,一身便衣到街頭上去體察民情,又是捐糧又是絹布,更為科考的學生們,蓋了一座歇腳的學院,不僅提供吃穿,還能免費得到各種有助於科考的書籍,科考一過,楊家世子確實留下了一片好名聲。
但想要進門下省,還差些火候。
謝家這頭倒是不著急,那臭小子看準了先機,拿命去賭,若能立功回來,別說進自己的尚書省了,還能被封爵授勳。
沒在刀尖上走過一遭,將來拿什麼去承受這些榮譽?
走之前謝仆射一萬個舍不得,如今倒是越想越開了。
有家有室之人,自己的夫人和孩子還在等著,沒有那個把握,他不會貿然行事。
一家人輪番瞧完了信,心頭都鬆了鬆。
除夕夜要守歲,謝老夫人,謝仆射和二夫人圍著火爐子打算熬一夜,溫殊色懷有身孕,孕吐過後,尤其嗜睡。
坐了一陣堅持不住了,撐頭打起了瞌
睡,二夫人瞧見,趕緊讓晴姑姑和祥雲將其送回了院子。
外麵還在落雪,暖閣內燒了地龍,暖烘烘的,一點都不冷,沐浴更衣完,祥雲扶著溫殊色躺下。
正要退出去,溫殊色叫住了祥雲,讓她把那封信拿了進來。
等祥雲吹了燈,走出去了,溫殊色便把那封信蓋在了自己的肚子前,低聲道:“這是你父親,來,給他道一聲新年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