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個月,荊州錦衣衛千戶所下屬的一個錦衣衛小旗魯平,過的可謂是生不如死。
魯平是錦衣衛世家出身。他的老子,他老子的老子,他老子的老子的老子,都是錦衣衛。四代人裏,隻有魯平的腦袋,好像受到了祖宗的保佑,長的比較聰明一點。雖然武藝稀爛,跟蹤、偵緝、審訊、刺探,這些自己祖宗們留下來的看家本領,魯平也不過隻能算得上是掌握的馬馬虎虎。可是在外人眼裏,魯平確實頭腦很好的人。
其實魯平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智力水平隻能算得上是中下水平。他之所以能夠在一群群普通的力士中脫穎而出成為小旗。主要原因在於,自己善於觀察長於總結。
從萬曆初年開始,魯平就常常聽到,自己的祖父和父親常常說起,錦衣衛越來越落魄的現實狀況。和自己石頭腦袋的祖父和父親不同,魯平不認為錦衣衛的沒落是一種必然。他認為,萬曆初年錦衣衛的威風越來越掃地的原因,是上麵沒有大BOSS作靠山。
魯平從祖父和父親多年來的閑談中,總結出一個經驗,每當上麵的皇帝老爺是個強勢人物的時候,錦衣衛往往就能威風起來。比如嘉靖皇爺的時候,錦衣衛就很威風。要是上麵的皇帝老爺是個像隆慶皇爺那樣的麵團團的性子,不為錦衣衛出頭。那麼,錦衣衛就要落魄下去。
魯平用那個沒受過任何教育的腦袋,想出了一個樸實的道理: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體,要是它們是“寡婦睡覺——上麵沒人”的話。那麼,無論是這個人,還是這個團體,它們都不會有好日子過的。認識到了這個道理之後,魯平用自己前半生的時光,一直在尋找自己的靠山。
可是,即使錦衣衛是明王朝暴力機關的重要力量之一,即使錦衣衛在普通百姓眼中是權力極大的衙門。可是,一方麵,因為張居正張相爺的強勢,使得錦衣衛在文官勢力麵前全麵萎靡。另一方麵,作為一個普通的錦衣衛力士,一個最底層的錦衣衛工作人員。魯平根本就接觸不到,那種能夠成為自己靠山的強力人物。
魯平從十九歲繼承父業,成為錦衣衛荊州千戶所的一個普通力士之後,一直到他三十五歲。他用了十六年的時間,才得到了一個接觸大人物的機會。他在一次機緣巧合的情況下,結識了戶部尚書張問達的侄子張天祿大少爺。
憑著他的一張巧嘴和對荊州府街麵上的了解,他成了張天祿在荊州府的主要跟班之一。在這之後,憑借著張天祿在荊州府,乃至於在整個明王朝行政體係裏的影響力,魯平當上了他幾代祖宗也沒敢張望的錦衣衛小旗。
就在魯平傾盡全力的奉承張天祿,希求自己能夠在錦衣衛係統裏,更進一步的時候。張大少爺突然對他提出了一個要求。張天祿命令魯平,帶上幾個信得過的兄弟,到下麵一個叫枝江縣的小縣城裏,搜集關於枝江王的女婿,一個叫王書輝的王府儀賓的罪證。
魯平心裏對於藩王的看法一直處於一種混沌狀態中。當年,張居正張相爺還在台上的時候,整個湖廣的藩王過得像縮頭烏龜一樣。魯平就親眼見過,在荊州府理論上最為尊貴的荊王,曾經把一個張相爺老宅的一個管事,親自送出王府大門的事情。當時,湖廣地區的藩王們,每到張相爺的老爹過壽的時候,都會親自到張家老宅給張老太爺送賀禮,拜壽。
可是另一方麵,湖廣地區的藩王宗室們,也曾經在十幾年前,鬧起過牽連了整個湖廣官場的“楚宗之亂”來。當時,魯平的最高長官,錦衣衛荊州衛千戶所的千戶,曾經向所有的本千戶的錦衣衛訓過話,說是藩王們的事情,是參合不得的。
在魯平眼中,文官們的勢力大,可是藩王們的勢力也不小。文官他得罪不起,藩王他照樣得罪不起。更何況,魯平也是有自己的信息來源的。據說,萬曆皇爺對這個枝江王觀感極好,就連枝江王的那個女兒和女婿,也是深得萬曆皇爺的喜愛的。
別的不說,那位叫王書輝的郡主儀賓,可是魯平在錦衣衛係統內的通報裏見過的。他可是被封為錦衣衛係統裏的最高官銜,錦衣衛指揮使。雖然,連魯平也知道那是虛封,王書輝手底下連一個錦衣衛也沒有。但是,那也是個錦衣衛的指揮使啊。
魯平雖然經曆了心理上的糾結,可是魯平畢竟是魯平,魯平畢竟是善於觀察生活總結經驗,能夠在一坨坨的錦衣衛力士中脫穎而出的聰明人。他清楚的知道,“縣官不如現管”的道理。
在魯平想來,王書輝王儀賓的來頭再大,錦衣衛指揮使的名頭再嚇人,也涉及不到他這個明王朝官僚係統最底層小公務員的生死存亡。可是,張天祿大少爺,可是直接關係著自己能不能更進一步,出人頭地的。萬曆皇爺固然是皇天一樣的神人,萬曆皇爺固然是喜歡枝江王以及他府裏的儀賓王書輝。可是,無論是萬曆皇爺,還是藩王儀賓,都不會給他提供升官發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