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曾德昭和大皇帝 2(1 / 2)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具有政治意識的民族。同時,中國人也是世界上最熱愛學習的民族。”

——《大中國誌》曾德昭·著

“像所有其他的傳教士一樣,我剛到達中國不長的時間裏就發現,中國對於我們這些人來說,即是天堂,也是地獄。”

“物質豐富,民眾富足的中國,是全世界範圍內最為美好的國家。完善的市政設施,係統的公共管理體係,充分的社會福利製度,再加上富有而又有教養的中國民眾。這一切,既讓我們這些異鄉人剛到驚訝,也讓我們感到敬仰。”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歐洲絕大多數的人,無論是貴族還是奴隸,都是難以置信的粗魯和愚蠢。即使在巴黎這樣的大城市裏,城市的狀況也是相當糟糕的。糞便、汙水、各種疾病和瘟疫,才是這個時代歐洲城鎮的主人。”

“從個人經曆的角度而言,我在被明王朝政府驅逐後,經常接觸到南中國的普通中國人的生活。我發現,即使是處於社會最底層的中國人,雖然他們在生活上相對艱苦,可是,他們也能夠常常到酒館和茶社裏享受生活。在城外的鄉野茶社中,我就經常遇到在那裏吃飯喝茶的普通中國農人。”

“他們的生活當然沒有中國的紳士們那麼悠然和具有藝術性。可是,比起處於汙泥和草棚中,像豬玀一樣生活的歐洲農夫來說,很明顯,他們處於天堂般的生活中。雖然比起普遍可以媲美歐洲的藝術家和哲學家一樣的,那些中國紳士來說,底層中國人對於我們這些外國人的歧視和嫌棄更加直接和明顯,但是,上帝不允許我對他們的實際情況說謊。”

“不過,正是這種歧視和嫌棄,才讓我發現,想要在中國傳播天主的榮光,簡直是一個像拯救地獄中的墮天使一樣困難的工作。”

“孔夫子這個上帝之前的哲人,像八爪魚一樣統治著東方世界。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中國的附屬國安南、朝鮮等等幾十十幾個國家裏,孔夫子在所有的東方文明國家裏,都是無冕之王。這個異教教主對所有的東方人,無論是生活習慣上,還是日常禮節上,都做到了毫無遺漏的滲透。”

“更主要的是,孔夫子和他的信徒們,把他的學說與東方帝國的政權捆綁在了一起。就我接觸到的中國紳士而言,他們對於我們的興趣,更多的集中在技術和科學知識上。哪怕是那些接受了上帝信仰的中國紳士,在他們的禮節和倫理意識上,也完全是孔夫子式的。就單從一點上說,信仰上帝的中國紳士沒有一個放棄自己對祖先的祭祀和崇拜的。”

“王豐肅(意大利傳教士)兄弟和北京的龐迪我(西班牙傳教士)兄弟、熊三拔(意大利傳教士)兄弟,之所以急切的推動激進的傳教策略,導致了‘南京教難’的爆發,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的一種焦慮情緒的反應。在我們看來,利瑪竇兄弟的傳教策略固然有效的推動了天主的榮光在中國的播撒,可是,我們也看到了神聖的宗教正在被中國文化同化的危機。”

“因為我本人就在中國的史書上看到了我們可能的下場。根據中國曆史的明確記載,在一千年前,聶斯脫利派傳教士,就已經在中國活動了。他們雖然取得了偉大的成就,甚至讓幾位唐王朝的大皇帝陛下皈依了天主。可是,他們的下場也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被一千年前的中國人稱為景教的東羅馬基督教,最後被中國人同化後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中。”

“在我第二次麵見大皇帝陛下的時候,當時的王書輝閣下(‘天主的榮光在他腳下,阿門’),才把我當成一個可以交流的對象。不過,他才一開口,我當時就陷入到一種危機感中。我清楚的記得,他用一種發音清晰的北方漢語對我說,‘你們景教的傳教士……。’聽了這話我頭腦一空,以至於我根本就不記得大皇帝陛下後麵的話了。”

“當時,我的心裏在想,‘上帝啊,這是完全的誤解。’可是,就在我開口為大皇帝陛下解釋了幾句之後。當時負責押解的,後來曾經擔任過東華(北美洲)總督的賈三強侯爵閣下,就用一根黑色的鋼棍,提醒我遵守麵見貴人的禮節。要知道,在東方,特別是在後來的中華帝國時代,打斷上位者的談話,這個最底層的普通中國人都具有的權力,隻有少數獲得中國國籍的外國人才能享有。”

“很明顯,當時,大皇帝陛下不喜歡自己的話被打斷。我看到他用一種不耐煩的表情命令士兵把我押回監獄。從此,我開始常年的監禁生活。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我都沒有獲得大皇帝陛下的接見。”

“因為當時還處於王書輝閣下(‘天主的榮光在他腳下,阿門’)建立中華帝國事業的初期,我見到了很多在後來取得了偉大成就的偉人們。在我回到監獄之後,後來擔任過中華帝國的首相之一的陳封閣下,來到監獄,向我宣讀了人民委員會下屬的一個叫做法務中心的審判機構對我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