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吞噬人命的工業化 1(1 / 2)

王書輝最近的心情不是很好。要為幾百條人命負責,絕對不可能是個可以心安理得的事情。

他知道,讓完全沒有基本的工業化概念的古代人,用生命,為自己這個穿越者的工業化中國的夢想買單,是很不人道的。但是他深刻的知道,哪怕需要用明末中國一半的人命,來滿足中國工業的需要的話,他也絕對是毫不猶豫的。對他來說,這些中國工業化先驅們的付出,絕對是值得的。

甚至就王書輝本人來說,如果有必要的話,自己也可以付出一條胳膊一條腿,為中國的工業化建設來買單。

沒有工業化就沒有一切。

在東北老工業基地長大的王書輝知道,建國後幾代中國人,為中國的工業化,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就以他長大的那座兵工廠來說,從建國到九十年代,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裏,這座兵工廠發生過三次大規模的爆炸,死亡人數在三千人到五千人之間。

至於那些因為操作事故丟掉胳膊,炸掉腿的老工人們,更是無數。

王書輝就親眼見過在工廠裏,因為工傷導致殘疾的老工人們。他聽過無數的因為操作失誤或者因為精神疲憊,導致傷殘的事件。最讓他恐怖的,就是兵工廠的硫酸池子的事故。據他所知,不小心掉到硫酸池子裏屍骨無存的工人,就在兩位數以上。

新中國的重工業的建設,是用人命來奠基的。一窮二白的中國,憑借著比大熊貓還要稀少的技術人員,職業素養落後、文化水平低下的工人,在苦難中用了二十幾年的時間,才建立了中國工業化的基礎。

你要是隨便問一問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各種工廠,在建國初期付出了多少人命的話。每一個工廠,都會給你提供一個,可以讓現在的那些公知母知們張牙舞爪的數據來。

可是,沒有這些工人們的付出,沒有偉人們幾十年來的堅定不移的努力工業化,中國就不可能真正的實現富強和繁榮。中國就是依靠著這些老工人們的付出,就是依靠著無數的人命,才能成為世界強國的。

那些隻知道賣嘴的公知母知根本不知道,要是靠著那些投機倒把,給利益集團溜須舔腚,以賣房子謀得巨額財富,在各種媒體上自吹自擂的資本家,中國人現在可能還都留著辮子呢。

對於王書輝來說,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是個必然的事情。從曆史的角度而言,中國五千年的曆史中,除了滿清中後期和所謂民國的軍閥混戰時代,那短短的一百多年之外。中國一直是世界第一強國。從他自身的經曆而言,他就是生長在中國重回世界第一強國寶座的時代裏的。

作為一個穿越者,依靠穿越門這個金手指,組織出一批農民造反者,用先進的武器打倒滿清、農民起義者和明王朝,重新建立起一個封建王朝,那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

對於王書輝來說,他的敵人不是滿清,不是農民起義者,也不是明王朝。而是產生這一切的根源,是落後的生產力和落後的奴隸製度(滿清)以及封建製度(農民造反者和明王朝)。

在王書輝看來,隻有改造古代中國,實現中國的工業化,才能夠讓中國跳出興亡循環的封建怪圈。為了完成中國的工業化,他是不憚於用全世界的人命,來為中國的工業化來奠基的。隻要給他留下一千萬左右的中國人,其他的人全死光也無所謂。

套用丘吉爾的那句,“哪怕死光最後一個印度人我們也要戰鬥到底”的話。王書輝覺得,哪怕死光所有的日本人、朝鮮人和越南人,以及一切白皮、紅皮、綠皮、黑皮的畜生,隻要能夠實現中國的工業化,他就無所謂。

其中,中國人中的所有滿清蠻族、農民造反者和地主階級,他們如果因為中國的工業化而死,那是他們的運氣。如果他們在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中僥幸的活了下來。王書輝也不會讓他們繼續的苟延殘喘的。

從實現中國工業化的角度上來說,王書輝絕對是鐵石心腸的。他知道曆史發展的基本脈絡。他知道未來世界的基本走向。他知道自己的目標沒有錯誤。那麼,什麼也沒法阻擋他的腳步。

王書輝能夠承擔五百多人在工業建設上的死亡。但是,複興會中的一些成員就承受不了了。

農業委員會的三個代表,魏有田、周鐵和吳江和工業委員會的代表,鄭千裏、王鐵錘和趙三才,就在王書輝的辦公室裏坐著運氣等著和王書輝彙報工作呢。

說起來,古代人和現代人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對於權威,對於上級,古代人有一種天然的畏懼。複興會的成員們對王書輝的畏懼,絕對是深入骨髓的。

王書輝在官方身份上是郡王的女婿,郡主的老公,有皇帝封的官職。這些身份在複興會農奴、流民、礦奴等社會最底層出身的成員們看來,是尊貴無比的。從私人的關係來說,王書輝不僅是整個王府鎮五千多人的衣食父母,給他們全方位的提供了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麵的供給。最重要的是,所有複興會的成員,都是王書輝真正意義上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