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章、王書輝下鄉記 8(1 / 2)

“去年九月開始,統計委員會對我複興會下屬的各個部門,都進行了詳細全麵的經濟核算。從核算結果上看,常委會下屬的軍事委員會、工業委員都實現了盈利。隻有農業委員會的工作,不僅沒有盈利,反倒要複興會支出大筆資金進行支持。”

“雖然從客觀上講,農業委員會的虧損,主要是因為我們複興會,‘糧食不進入流通領域’的政策導致的。但是,我仔細查看了農業委員會各個單位的收支情況發現。即使糧食不進入流通領域,但是各農場、養殖場等生產部門,也收獲了大量的農業產品。隻有供銷社這一個部門,是完全的支出的,不產生任何收入的。”

“我看了一下各基地村供銷社的工作報告。發現,供銷社目前除了主持各基地村的收糧工作之外,各村供銷社的主要工作,就是給各基地村的民兵家庭提供福利的。我覺得,供銷社現在的工作狀況,完全沒有達到上級單位對供銷社的要求。”

“《農村工作手冊》已經明確的指出了,供銷社是為農村居民,提供消費品的營業性機構。不管多少,營業性機構就是要賺取利潤的。可是各村供銷社現在完全變成了一個單純的為民兵隊服務的機構了。說他們是供銷社,倒不如說他們是民兵服務社。可是人家部隊的服務社還是盈利的單位呢。”

隨著複興會組織機構的完善和磨合,小小的複興會內部,也出現了小山頭小團體的苗頭。不僅各委員會之間有矛盾,各委員會內部的矛盾也不少。前不久工業委員會主要負責機械加工工作的趙千裏,就和負責鋼鐵廠建設的王鐵錘之間,出現了人力資源爭奪的矛盾。

現在,聽胡啟凡話裏話外這意思,通商處對農業委員會的意見也不老少。

王書輝現在要的是解決趙家灘問題的辦法,他不想聽這些部門之間的矛盾。所以,他對胡啟凡說道,“啟凡啊,你對供銷社的看法,可以直接對常委會反應。現在我是要聽你對趙家灘問題的看法。你不是說可以利用供銷社,來解決趙氏家族和工作組之間矛盾麼。”

“師尊說的是。我雖然不是很了解趙家灘的實際情況,但是從通商處這段時間的工作經驗上看,解決我們複興會和其他勢力之間的矛盾,辦法是很多的。亞峰同誌和雨澤同誌說的軍事手段是一種辦法,我們通商處的經濟手段也是一種辦法。”

“《史記》裏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咱們完全可以通過利益的手段吸引趙家灘的民眾麼。現在我們通商處向外地大量的出售各種白口鐵農具。但是我們複興會下屬的各基地村,大部分非民兵的家庭,是買不到這些優質的農具的。”

“像趙家灘這種情況,去年的時候,村民們參加工作組組織的基建工作,是賺了不少錢的。這些錢目前都沉澱在村民手中。我們隻要通過供銷社,為村民提供大量的比出廠價格高,比市場價格低的針線、布匹、香煙、白糖等各種生活用品和各種農具,並隻對那些支持工作組的村民進行供應。對趙家灘的村民進行區別對待。這樣不就可以吸引那些不支持工作組工作的村民轉變態度,開始支持工作組了麼。而且這樣做,也可以對村民手中的銀元進行了一次回籠啊。”

“能買到質量高,價格低,種類豐富的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我不相信大家不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畢竟,占便宜的事情誰都喜歡,老百姓算計起來精明著呢。”

不能不說,胡啟凡通過自己的工作經驗,為大家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王書輝也覺得這個建議很靠譜,很有想法。

不過,考察組裏跟村民們打交道最多的直屬農場場長林雨澤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說道,“啟凡同誌這種想法有些想當然了。趙家灘的情形不是很明顯麼。去年趙家灘工作組組織村民搞基建工作的時候,那些和趙鶴年一夥兒的漁民族人什麼的,不也照樣參加了麼。”

“賺銀子的時候,他們可是很積極的。但是,賺完了我們複興會的錢,他們一扭頭,不是照樣跟工作組作對。搞基建建設的時候,他們不還是用工作組提供的材料,賺工作組的工資,反倒是給他們老趙家修什麼宗祠麼。”

“所以,照我說啊。啟凡同誌的想法再好,他們也照樣會鬧起來。你說的那個辦法,要我說啊,真到了那個時候,反倒成了趙家灘矛盾爆發的源頭了。大家想想,沒惹他們的時候,給他們錢的時候,他們還要鬧呢。一旦對他們進行區別對待,他們不組織人手鬧起來,那就怪了。”

唐亞峰一聽這話,立即接口道,“鬧事兒好啊,讓他們鬧。他們這邊鬧,那邊咱們複興軍就開進來。正好我們部隊已經完成列裝了,火槍火箭都配備齊了。隻要把部隊往趙家灘村口一堵,沒有道理殺不光老趙家全家。我看是他們的老趙家的骨頭硬,還是我們複興軍的槍子兒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