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主要的是,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還專門旁聽了複興會下屬的各個部門,專門對成員舉辦的夜校、培訓學校的課程。他們發現,這些課程中沒有一點內容,是號召大家揭竿起義的。課程重點反倒是主要集中在認字識字、算術幾何等基礎內容,和相對各個部門工作的各種專業的業務培訓。
即使是在最為激烈的思想政治課程上,複興會教給大家的也是《萬物一統律》、《萬世歸一律》裏麵的基礎知識。使用的教學內容,也主要是針對這兩本書中的基礎知識的各種普世公認的典故事例。不過就是在對這些典故事例的解釋上,複興會的教育部門,完全是通過所謂的“實事求是”的“唯物主義”的角度進行的罷了。
就是在複興會內部的幹部培訓課程中,主要內容也是以“複興井田,土地公有”(國有土地製度)的土地政策;《萬物一統律》和《萬世歸一律》(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指導思想;“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的荀子的“禮”“法”思想為主。
如果單方麵的從學術的角度,而不是從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角度來看的話,複興會的思想觀念,基本上也都是“聖人之言”、“先賢之典”。
各種各樣的認識衝突,讓對王書輝和複興會了解的越來越深入的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三人,越來越迷惑了。
王書輝組建複興會這樣組織嚴密、製度完善的組織,蓄養了幾千個使用了最為先進武器,訓練極度充分的武裝力量,目的到底是不是造反,倒是成了他們三人的一大疑惑了。
帶著這種疑惑,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見到了開完了擴大會議,又參加完了複興軍第一營和經驗總結會議,並根據第一營的經驗總結,對全軍進行了訓練操典的整改工作之後的王書輝。
第一次見到王書輝的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發現王書輝的樣子,完全不是他們想象的那種“鷹視狼顧”、“陰鬱陰沉”的陰謀家的樣子。
王書輝身材高大健壯,服裝一絲不苟,穿著和一切複興會幹部一樣的製服,頭上戴著一頂樣式簡單的紗帽。
身形挺拔矯健,麵孔上帶著淡淡的笑容的王書輝,給了他們一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溫文之感。
作為文人,他們能夠感受到王書輝身上那種讀書人的氣質。可是,這種氣質卻能夠和王書輝的那種舉手投足間令行禁止的武人氣息和諧的結合在一起,這倒是讓他們覺得有種不適應的感覺。
對於王書輝來說,即使有了穿越的經曆,他和無論是現代人還是古代人相處的模式,仍然隻有老師和學生、學生和老師兩種。
在現代社會的時候,他是先當了幾十年的學生,之後當了幾年的老師。穿越到了古代社會,他和人們的關係仍舊沒有變化。除了和朱由梓父女之間有點患難與共的家人關係外,他和複興會會員的關係仍舊是老師和學生。
用比較時髦的話說,王書輝實際上是有點人際關係無能的家夥。用比較普通的話來形容王書輝的話,別看他經常參加戶外野營等活動,但是本質上他還是個書齋宅男。倒是發現時空門之後的這兩年,他身上倒是有了點實幹家的樣子。
因為事情太多,工作太複雜,壓力太大,所以王書輝平常總是緊皺著眉頭想事情的表情。還是因為要和自己招攬的幾個明代讀書人第一次見麵,他才主動的轉換態度,有意識表現出一定的溫和氣質來。
他這麼一放鬆,就讓他大學老師書呆子的氣質自然而然的流露了些出來。就是這種大學老師的書呆子氣,讓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三人感到了些遇到了同類的親切感。
可是,像王書輝這種人際關係無能的家夥,再怎麼變換環境,他也不會變的會跟人打太極、瞎客氣的。所以,他說出的話,仍舊是那種直愣愣的,讓古代人會感到很跋扈,或者往好聽點說,很霸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