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章、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 2(1 / 2)

“敵人是不會自行消滅的。無論是漢民族內部的反動派,或是外民族的侵略勢力,都不會自行退出曆史舞台。”

——1622年·王書輝·《必須要堅決消滅一切反動派》

對於地主們來說,大災之年最大的問題是災民的造反問題。經驗豐富的土豪劣紳們深知,即使有牆高溝深的地主大院的保護,憤怒和絕望的老百姓,也會用自己的身軀填平深溝,衝垮高牆。

對於這個問題,地主們的辦法是:在災害發生之初,就將自家所有的糧食和財產,都轉移到縣城中的住宅中去。他們要以縣城為護身符,保護他們度過災難初期。

在這之後,他們就會靜靜的等所有的災民,在饑餓和絕望中死光,最後再去收割他們的土地。

我們中國人有個口頭禪,就是“自古以來”。“自古以來”,唯利是圖的人都會抓住一切機會掠奪利益。封建社會裏的地主階級也是一樣的。

其實別說是古代封建社會裏了,就是在現代社會,一旦有大的災難出現,發國難財和出國難名的人,不也都很多麼。

鬆滋縣的地主團夥在伍朝宗的領導下,已經做好了準備,下定了決心,準備在這場大旱災中發上一筆,進一步擴張自己的土地了。那麼,以掠奪土地,手段殘暴而聞名於整個荊州府上層的王書輝,突然的出現在鬆滋縣,這由不得他們不做出激烈的反應。

當然了,伍朝宗故意的推波助瀾,至少也起到了三分之一的作用。

“伍公,誰知道那王扒皮居然有這等手段,連伍公家的家丁家將都不能抵擋。得罪了這個殺神,我們可如何是好?伍公,你是鬆滋士紳的魁首,你要說話啊!”

說話的人叫趙萬年。趙萬年祖上是商賈出身,做生意賺了大錢之後,回到鬆滋老家買了不少的田地。鬆滋趙家,一邊當地主,一邊繼續從商。到了趙萬年這一代,趙家的土地已經有了七萬多畝。鬆滋縣城中的主要大店鋪,有一半是他家的。

趙萬年和王書輝也有仇。他和王書輝的仇恨在於,複興會對於枝江商盟的扶持。因為枝江商盟自己設立工廠的同時,又可以從複興會各廠獲得大量的低價產品。這使得枝江商盟對於地方個體工商業者的破壞力非常巨大。

趙萬年的店鋪,是以收購本地小手工業者的產品進行出售為主的。所以,他家的商品,無論是在價格上,還是在質量上,都無法和枝江商盟出售的工業品相抗衡。因為這樣的原因,僅僅去年一年,趙萬年家的店鋪就倒閉了一半兒。

趙萬年是個消息靈通的人,他知道枝江商盟是王書輝的複興會一手扶持起來的。複興會對於枝江商盟不僅僅提供低價位的商品,更是為枝江商盟提供技術支持和金融支持。枝江商盟在複興會享受到的待遇,讓同樣想要到複興會進貨的趙萬年嫉妒萬分。

在整個鬆滋縣的地主裏,趙萬年是除了和王書輝有私仇的伍朝宗之外,第二想要對付王書輝的人。

在他心裏,趙萬年有個不能公之於眾的如意算盤。在他想來,一旦王書輝和伍朝宗成了水火之勢,整個鬆滋縣的紳士一起對抗王書輝之後,那王書輝肯定需要人幫忙從中說和。到了那個時候,自己就可以把這個從中說和的角色承擔起來。

這樣一來,王書輝就欠了他的人情,他就可以以此為依靠,在複興會享受和枝江商盟一樣的待遇了。

所以,看到大家一直以為是“天下無敵”的,出自陽明先生之法訓練出來的伍家家丁,被複興軍輕而易舉的擊潰之後,趙萬年是最為恐慌的一個。

伍朝宗聽了趙萬年的話,心裏是微微得意的。

在鬆滋縣城裏,被伍朝宗看成是滿身銅臭味的商賈之徒的趙家,是唯一對伍家的鬆滋首腦地位不以為然的人家。家裏靠經商賺了很多錢,經濟實力非常雄厚的趙萬年,一直非議伍家是空頭官宦。因為伍朝宗和他父親都沒有取得進士功名,所以趙萬年對伍朝宗自詡冠纓之族,進行過很多或明或暗的嘲諷。

雖然看過了複興軍的強勁表現的伍朝宗心中也非常的忐忑,但是,他不想在他一直瞧不太上眼的鬆滋士紳麵前丟麵子。所以,他輕輕的喝了口茶,故作安然的對七嘴八舌的議論著的本地士紳們說道:“就是王書輝的家丁有天大的本事,那又如何!本縣巡檢就出自我家門下。鬆滋城的城防,都掌握著我們手中。王書輝就是有天大的威能,還敢破開城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