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時間已經太過久遠了。我們已經很難搞清楚,那場開啟了大明王朝偉大生命的倒計時的武昌事件的具體細節了。
“雖然我不是個曆史陰謀論者。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武昌事件的發生,確實在客觀上促進了複興會的發展。”
“從客觀的角度上來觀察這段曆史的話。我們可以發現,武昌事件似乎讓原本隻是盤踞於荊州地區的複興會,在隨後一年多的時間裏,迅速擴散到了整個長江以北的湖廣地區。”
“在武昌事件被平息之後,不僅武昌府境內的地主士紳在這場暴亂中消失無蹤。在隨後的兩三年中,整個長江以北的湖廣地區,除了小部分轉型從事工商業的地主士紳之外,所有的其他的地主和士紳,全都被複興會快速的消滅了。”
“地主和士紳,是大明朝的統治基礎。我們不得不說,武昌事件的爆發,使得整個長江以北的湖廣地區,在政治意義上變成了一個非大明朝的勢力範圍。這就是複興黨在後來的曆史文件中提到的革命割據。”
“在我看來,是********、自然災害和農民起義成全了複興黨。複興黨篡奪了大明王朝的政權。”
“就是在複興革命開始之後,複興黨人不斷的破壞和毀滅中國文化,使得中國成了一個道德淪喪、文化落後的國家。”
“是的,我們現在仍舊是世界第一強國。是的,中國的國土仍舊橫跨兩洋兩州。但是,複興黨仍舊沒法改變他們篡權者和傳統文化毀滅者的身份。”
——2014年·一個“有良心”的“曆史發明家”·《不可忽視的真相》·卡逼社區狗眼看人
顧大珺這個湖廣總兵的日子過得還算順當。說起來,鎮遠侯顧家和湖廣這個地方還是有著很深的淵源的。
鎮遠侯顧成,是大明朝的開國功臣之一。不像很多腦袋像石頭一樣的洪武勳貴反對明成祖朱棣,顧成在朱棣舉起奉天靖難的大旗和自己的侄子爭奪大明王朝的皇帝位置的時候,他老老實實的鎮守貴州,一言不發的觀察著情況。
等到朱棣成功稱帝之後,顧成立即就向新皇帝朱棣獻上了自己的忠心。顧成因為上表請封太子,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喜愛。他的爵位一直保存了下來。
從顧成那裏算起來,顧大珺算是顧成的第八代子孫了。不過不幸的是,鎮遠侯的爵位他是輪不上的。他雖然也是上代鎮遠侯的嫡係兒子,但是他是次子。他上麵有個哥哥,已經在萬曆年間襲封了鎮遠侯的爵位。
不能封爵,沒有享受到和大明王朝與國同休待遇的顧大珺,並沒有在京師混吃等死的打算。他說動了自己的母親和哥哥,動用了一些家族掌握的關係,撈到了一個雖然在現在這個政治環境裏地位並不怎麼高,在文官眼裏算不上什麼重要位置,但是油水卻很豐厚的地方總兵官的職務。
湖廣這個地方,比起京師直隸之類的地方,當然要屬於窮鄉僻壤了。但是,相對於土司經常作亂的貴州四川地區,相對於偏遠蠻荒的兩廣地區,相對於要麵對蠻族入侵的九邊地區。湖廣這個地方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沒有什麼軍事壓力,可以安心撈錢的好地方了。
我們甚至不能說顧大珺是個很貪婪的人。他在湖廣總兵任上,基本上沒有對在自己的職位上做出過任何出格的舉動。
上任湖廣總兵留下的規矩製度,他全都老老實實的蕭規曹隨。該克扣多少軍餉,他就克扣多少軍餉。該給上麵的兵部和地方的文官留下多少“飄沒”,他就留出多少“飄沒”。該倒賣多少軍糧,他就倒賣多少軍糧。每個官職,該賣多少銀子,他就賣多少銀子。該吃掉多少空額,他就吃掉多少空額。
用顧大珺自己的話說,“我就是這麼個守規矩的人。天底下沒有比規矩更大的道理了。”
守規矩,就是顧大珺的人生哲學。
顧大珺這個人的“人品”,還得說是比較不錯的。他是個說到做到的人。在湖廣總兵任上近十年的時間。顧大珺確確實實的做到了“守規矩”。顧大珺守規矩的這個名聲,不僅是軍事係統內部出名的。就是在湖廣的文官眼中,顧大珺也是那種比較懂事,非常守規矩的難得的“好”的粗鄙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