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章、馬祥麟的轉變 4(1 / 2)

階級是從人類進入原始社會末期之後就開始產生了的。

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從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從資本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在人類漫長的曆史發展中,階級、階級對立、階級矛盾都是一直存在的。

但是,隻有人類社會發展到生產力水平高度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詳細和明確的資本主義社會的階段的時候,無論是作為統治階級的資產階級,還是作為被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才會越來越明確的產生階級意識。

畢竟,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使得整個人類社會徹底的簡單化了。在隻有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種單純的社會階級的情況下,階級意識的產生和明確就是一種必然。

在這裏我們可以知道,在奴隸社會,特別是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裏,並不是沒有階級,沒有階級矛盾,沒有階級對立的。隻不過因為社會生產力水平的落後使得階級意識這個概念並沒有明確的產生。

也就是說,在封建社會裏,無論是封建統治階級即地主階級,還是被統治階級即那些沒有任何生產資料,完全靠租佃為生的貧雇農們,和那些有少量生產資料勉強能夠獨立生產的自耕農們,他們的腦袋裏都沒有階級意識。

社會等級意識他們是有的。利益矛盾他們是能認識到的。但是,為什麼當官的,為什麼地主老財們,一定的,必須的,要剝削他們,壓迫他們,掠奪他們,無論是那些地主老財還是那些貧雇農自耕農,都搞不清楚。

馬祥麟學習的複興會的基礎理論之一,就是名字叫做《萬物一統律》的辯證唯物主義和名字叫做《萬世歸一律》的曆史唯物主義。這兩本書,向馬祥麟揭示了一個這樣的道理:“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有矛盾的。世界是在矛盾的推動中向前發展的。具體到曆史的發展上,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推動了曆史的發展。”

也就是說,馬祥麟之所以有種一直閉著眼睛突然睜開,終於用一種清醒的目光看待這個世界的感覺的原因,就是馬祥麟開始產生了明確的階級意識。

馬祥麟過去使用的非科學的,經驗的視角去看待世界。現在馬祥麟用的是科學的,理性的視角來看待世界了。他從複興會學習的第一個科學社會理念的成果就是他開始用“階級分析法”來看待問題。

這就是馬祥麟下意識的把自己的母親看成是統治階級的打手的原因。

馬祥麟聽了母親的話之後,使出了全身的力氣抑製自己惱憤的情緒。他希望自己能夠克製情緒波動,盡量的使用科學的方法分析母親的舉動。所以,他低著頭,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

在秦良玉看來,自己老實憨厚單純聽話的兒子,心裏肯定是不滿意不讚同自己的想法的。可是他這樣不說話的舉動,也是他作為人子的習慣性的行為。所以秦良玉倒是並沒怎麼在意兒子的舉動。

秦邦屏原本想著,如果外甥馬祥麟能夠站出來為他的老師王書輝說話的話,自己就可以順著外甥的話頭,和馬祥麟一起勸說自己的妹妹打消那種想要驅逐複興會的念頭。但是,馬祥麟這個一直以來都直頭直腦的年輕人,突然一反常態的沉默了起來。這就讓秦邦屏不得不親自出馬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