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書輝的預想中,複興會的擴張行動肯定會遇到很多問題。這個過程肯定是個充滿了矛盾,不斷出現各種意外的麻煩的過程。但現實卻和王書輝的預想很不一樣。
從1626年三月開始的複興會擴張行動,不僅在改造地方衛所軍田為農場方麵異常的順利,就是在各個工作組針對複興會統治區域的周邊地區進行的民田贖買建設農場方麵也非常的順利。
王書輝一方麵看了大量的工作組和複興軍的工作報告,一方麵輪番約見了執行任務的各級幹部,最後才明白為什麼複興會的擴張行動變得非常的順利的原因。
原因無他,越是靠近複興會統治區域的地方群眾對複興會的認可度就越高,越是靠近複興會勢力範圍的地方,當地民眾對複興會的擁護程度就越高。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沒有別的,就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
就以荊州府和荊門州之間的五裏鋪鎮為例吧。目前階段的五裏鋪鎮及周邊農村的經濟狀況是這樣的。
因為複興會隻進不出的糧食政策,又因為複興會的糧食收購價格高於市場價格,所以整個五裏鋪鎮周邊農村生產的糧食,除一部分被當地地主所囤積之外,大部分都被複興會收購了。
複興會有這樣一個經濟政策,複興會在所有的交易行為中,使用的都是複興會自己的貨幣。
有人說了,你複興會的銀元,一個銀元就代表一兩銀子。老百姓又不是傻瓜,人家用手一掂量就知道你這一塊銀元根本就沒有一兩重,人家會用你這銀元嗎?!
老百姓當然不是傻瓜了,但是老百姓對於貨幣價值的衡量也是相當實在的。對於他們來說,你複興會買我們的糧食用的是銀子也好,用的是銅錢也好,用的是紙幣也好,對他們來說並不是重點。對於他們來說,隻要你們複興會付給我們的貨幣,一能夠作為上繳皇糧國稅的錢來使用,二能夠用你們的錢實實在在的買到東西,那麼哪怕你們用鐵片子破布頭支付,人家也會接受。
老百姓對於貨幣的認識絕對比那些坐在辦公室裏的經濟學家,和每天隻知道搖頭晃腦的古代官僚實事求是的多。人家可是知道,錢這個玩意本身並不值錢,錢能夠值錢,那是因為錢可以買到實實在在的東西。那是因為東西值錢,所以錢才值錢了的。
作為一個目前理論上已經能夠年產鋼鐵二十到三十萬噸的工業組織來說,複興會基本上可以製造從天上到水裏的一切東西。
天上的熱氣球,長江裏的蒸汽船,高產的糧食,廉價的布匹,各種各樣通過工業化手段生產出來的生活用品。從縫衣針到縫紉機,從醬油到豆瓣醬,從雞蛋雞肉到午餐頭罐頭等等等等一切的東西,不僅產量要比本時空高而且成本也要比本時空低一大截子。
複興會本身對於目前堆滿了複興銀行總庫的真金白銀並不在乎,那是因為複興會對於金銀的認識和老百姓一樣深刻。無論是複興會的普通幹部還是複興經濟部門幹部,他們都在王書輝主講的經濟學基礎概念培訓課上知道這樣一個道理:工業品值錢,生產工業品的工人和工廠值錢,除此之外的東西都不值錢。
他們知道,複興會發行的所有貨幣,從紙幣、鋼鏰到銀元,這些東西值錢的原因,是因為複興會自己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拿了複興會的錢,就能從複興會買到價低質高的各種商品,而真金白銀看著可愛,但是拿著這些東西從複興會毛都買不走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