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五章、炮擊金州衛 7(1 / 2)

從濟州島到威海衛的海上距離有五百海裏左右。從威海衛到金州衛的海上距離不超過一百四十海裏。

複興軍第一艦隊的艦船都是蒸汽和風帆混合動力的飛剪船(最高航速二十節),在每小時十五節的平均航速的情況下,複興軍的艦船從濟州島到威海衛隻需三十三四個小時。而從威海衛到金州衛,則需要最多不超過十個小時。

這樣的速度聽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畢竟在現代社會裏,坐飛機的話,三地耗時(濟州島—威海—大連)加在一起也不會花超過三個小時的時間。但是在明朝末年這個時空裏,這樣的速度不僅驚世駭俗,而且可以影響到很多事情。

複興黨的第二階段的目的,是要在遼東半島南端,後世的大連地區建立起一個軍事基地,以及一個可以支撐針對後金女真政權軍事行動的根據地。

根據地的建設,第一需要人力資源,第二需要物資資源。人力資源在這個時代的渤海灣沿岸,特別是山東地區是非常的充分的。與此同時,遼東地區本身就有很多漢族人口,可以作為複興軍解放的對象。所以說,在人力資源上,複興黨方麵倒是並不缺乏。

關鍵問題在物資上。

王書輝自己有金手指任意門,可是他也不可能明目張膽的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就使用任意門大批量的從現代拉出糧食和物資來。不管怎麼說,在前期階段,複興黨都必須在大連地區建立起基礎的農業、工業。在這之後,王書輝才可以通過時空門大規模的運送物資。

在明朝末年這個時代裏,因為小冰河氣候的影響,渤海灣的冰凍期比現代的時間要長的多。一般來說,隻有每年的五月到九月之間這四個月左右的時間,金州衛和威海衛的港口才可以停泊和使用。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保證複興黨在遼南地區的根據地的安全和穩定,就必須讓這些根據地有自給自足的能力。

這就意味著,隻要複興黨登陸遼南,那麼在第一年裏,複興黨就必須把遼南根據地的工農業基礎建立起來。

按照複興黨********總參謀部的預計,想要保證複興黨的遼南根據地,在總兵力十萬人以上的後金女真政權的軍事進攻下安然無恙的話,那麼複興黨就必須在遼南根據地布置二十個營,一萬人以上的部隊,以及可以維持五到十萬人八個月左右時間的物資補給。這些補給裏當然也必須包括一萬人部隊的軍事物資。

而複興黨一旦登陸遼南,那就意味著複興黨必須麵對後金女真的軍事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在通過長江出海口到濟州島,再從濟州島到威海衛的這條航線,複興黨就必須具有能夠保證五萬人一年左右的軍事和生活物資的運載能力。

目前的問題是,複興黨的海軍艦隊也好,複興黨的遠洋船隊也好,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複興黨中央不得不采取螞蟻搬家的形式,把相應的部隊和物資,先運往濟州島和威海衛囤積。

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在終結者計劃正式開始的時候,複興黨能夠把一萬人左右的武裝部隊和大量的設備物資,在五到九月份,連續不斷的運送到已經被後金女真占領的金州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