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六章、東江改編 4(1 / 2)

在複興黨的體係裏生活並不是很鬆快的。這種感受,絕大部分的複興黨的黨員幹部和職工們都有著最直接的體會。

複興黨給大家提供敞開了吃隨便吃的糧食不假,複興黨給大家提供了四季的衣服鞋襪也不假,複興黨給大家提供了人均居住麵積十五平米的現代化住房更不假,跟著複興黨幹活,各種福利待遇,各種補助供給,各種帶薪休假,各種電影和戲劇之類的文化生活確實都很豐富很全麵。

任何一個人,不管是複興軍裏的普通士兵,還是農場裏的普通職工,或者工廠裏的一線工人,都不會說複興黨對他們不好,複興黨對他們不關心不愛護。

可是話說回來了,複興黨給大家生活上的待遇,複興黨給大家參政議政的權力,複興黨甚至強迫大家參與政策製定和各種決策。但是,在複興黨的治下生活,可不僅僅就是單純的出出力氣,老老實實的幹活就完事兒了的。

複興黨給大家提供的糧食、物資、住房、待遇等等等等這些東西,可都是和文化知識考核,思想政治考核以及專業技能考核直接聯係在一起的。

在複興黨的體製內,職稱的級別和工資待遇的級別直接掛鉤。工人要通過職稱考試,幹部要通過職稱考試,士兵要通過職稱考試。隻有通過了職稱考試評定了相應的級別,才會享受到按照級別劃分的各級工資和待遇。

人畢竟是社會性的動物,在工業社會的高度組織化的生活中,人的社會屬性會被特別的凸現出來。你是一級工,雖然在政治上在社會地位上沒有實質性的差距,可是你在二級工麵前就是感到心虛氣短。你是二等兵,雖然在部隊的民主製度下你的投票權和大家是一樣的,可是你見到了三等兵就必須先敬禮。

有比較就有競爭,有競爭就有動力。在複興黨的治下,那種準備一輩子當初級工賣苦大力為生的人確實存在,可是這種不思進取,不願意努力學文化學知識,不願意評職稱評級別的人,不僅大家要鄙視你嘲笑你,就是在資源的分配過程中,他們也是要被忽視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同樣是複興黨治下的那些農場女職工,部隊女戰士,工廠女工人,她們在擇偶的過程中,肯定不會選擇那些不思進取甘願領著最少的基本工資享受最差待遇的人的。

東江鎮士兵和百姓整編而來的東江複興軍對於複興軍部隊的民主製度可能會非常不理解,非常不情願的參與,可是對於複興軍內部的這種職稱等級的評定體係,他們卻非常的適應。

是個人,就會追求美好的生活,就會追求更高的社會地位,這是刻畫在人類基因中的東西。

封建製度特別是中國的獨特的權力封建體係,並不是沒有提供一個普通人社會地位升遷的渠道的。封建科舉製度這個東西,就是在全世界範圍內最先進的,保持領先上千年的官員選拔體係。這個製度本身確實具有一定的先進性。

可是話說回來了,即使不說封建王朝末期的階層固化問題,就是在社會階層流動比較活躍的封建王朝的初期階段裏,也不是真的能實現那種“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的理想狀況的。落後的生產力水平決定了作為社會大多數的普通勞動者,是沒有能力通過讀書科考的辦法改變社會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