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六章、南京是個大包袱(1 / 3)

挖土方,拆運沈陽廢城裏的建築材料,夯地麵等等,這些基建工作都是最繁重的體力勞動。兩萬六千多名隻接受了半個月左右簡單訓練的各族勞工們,就是承擔這些工作的主要對象。

這倒不是複興軍方麵不願意和他們一起進行重體力勞動,單純的就是其他的那些有著一定技術含量的看圖紙、做預算、搞規劃、搞測量、安裝設備和開機器等大量的需要一定的技術的工作,他們目前還都幹不了而已。

但是即使這些純體力勞動確實很累,但是對於黃立格來說,最累的仍舊是進行文化學習。當然了,造成黃立格的文化學習進步很慢的根子,主要還是在於他的思想上缺乏動力。

從馬洛斯的需要層次理論來看的話,能夠吃飽穿暖,這是最低水平的生理需要。在這個最低層次的生理需要層麵上,黃立格現在也沒有得到全麵的滿足。比如說,在成為複興黨的勞工之後,他吃飽穿暖的生理需要得到了滿足,但是吃的更好,穿的更好,甚至於娶老婆這樣的生理需要現在還得不到滿足。

當然從目前階段來說,吃得更好,穿的更好這種最基礎的生理需要,也僅僅能夠在複興黨的直屬單位,比如說工廠和農場以及軍隊裏麵才能得到滿足,整個北中國能夠獲得這種水平的生理需要滿足的人,也就在百萬人左右。

至於娶老婆這樣同樣是最低層次的生理需要,即使在複興黨的直屬單位,那些工廠、農場和軍隊裏,也隻有工作經驗超過三年的人才會被優先考慮,組織上會給他們安排結婚。

馬洛斯的需要層次理論裏麵,生理需要之上,還有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五個層次。在目前的這個明朝末年的環境下也好,在複興黨的初級工業化社會環境裏也好,按照現實的情況來講,文化知識的學習可以說是位於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層級。

黃立格現在的身份是基本層級的生理需要還沒有全麵滿足的複興黨勞工營裏的一個臨時工,要是按照馬洛斯的需要層次理論來看的話,黃立格還沒有對文化知識進行學習的必要。

但是按照勞工營裏的製度,隻有完成了掃盲教育之後,才能成為脫離勞工營臨時工的身份,成為複興黨生產建設兵團裏的一個生產建設兵。這樣一來等於說最高層次的需要成了低層次需要的基本條件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黃立格在文化學習上缺乏動力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複興黨要把農業社會的人改造成工業社會的人,這本來就是不能用已經成熟的工業社會裏的偽科學理論來衡量的事情。

更何況,複興黨對於農業人口的改造,是有著真正先進和科學的工作方法的。

黃立格的學習熱情在他進入勞工營的兩個月後,因為複興黨政工部門的思想教育工作在勞工營了全麵展開,得到了徹底的扭轉。

特別是在一部叫《鞭子》(王書輝在現代的智囊團主持拍攝的專門反應階級壓迫和剝削的係列片之一)的,專門講述蒙古牧民在貴族老爺們剝削和壓迫下的悲慘生活的電影在勞工營裏公映以後,黃立格的思想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剛剛活到二十多歲,但是已經當了一輩子奴隸的黃立格,對電影裏的那個慘死在台吉老爺鞭子下的小牧奴的形象產生了巨大的共鳴。

本來漢語還說的磕磕巴巴的黃立格,在一次訴苦大會上第一次當本班的五十多個同事,講了自己作為蒙古部落奴隸和作為女真權貴奴隸的親身經曆。

黃立格的這次發言在班級裏造成了巨大的反響。那些本來不太敢張嘴說話的蒙古族和女真族勞工們都開始積極的發言。他們在訴苦會上一邊痛哭流涕的講述自己過去的悲慘遭遇,一邊對那些欺侮和壓迫自己貴族老爺們進行了血淚的控訴。

因為黃立格這次發言的巨大反響,接到報告的沈陽軍管會特別挑選了一批表現優秀的各族勞工,組成了專門的宣講團,在沈陽地區的各個單位進行巡回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