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若問鹿村在何處(2 / 2)

車前坐著一個人,雙腿搭在騾子屁股上,背靠車框,雙手交叉枕於腦後。頭上帶著個大草帽,蓋住了鼻子以上的位置,隻露出倆鼻孔和咬著秋海棠的嘴。

此人身上靠著一塊木板,上書幾個大字,“尋鹿村!五兩白銀!”

陸小北眼睛一亮!五兩白銀!這不是事兒啊!都可以買輛驢車了!不就是去鹿村嗎!

當即,陸小北屁顛屁顛的背著背簍小跑過去。

“這位兄台,不知你尋鹿村做甚?莫非,你也是朝廷通緝犯?還是被仇家追殺至此?”

帶著草帽的人聽見有人問話,“呼”的一下坐直身子,掀起草帽。年紀不大,濃眉大眼,方臉,嘴唇略厚。

“兄台,你可知鹿村在哪裏?不能指個方向就拿錢,我要你帶我看到鹿村,進到鹿村,在鹿村住下!”

“鹿村還是有規矩的,不得直言不諱。我隻能告訴你從槐樹林走。”

“在下慕名而來,江湖上誰人不知,鹿村有高手,不傳世人。隻是在下在這鎮上已經打聽了幾個月了,所有人都說鹿村從槐樹林走。你這信息換不得錢啊。”

“額…你是來尋師傅的?那我還真幫不了你太多,這個你要看緣分了。”

不是沒有人來拜師過,村裏有些老頭,都是被朝廷或者江湖追殺至此的。江湖上自有他們的傳言,若沒聽到死訊,那多半就是來了鹿村。

有些武癡或是背負著深仇大恨之人會來此尋找鹿村,想碰碰運氣,萬一就被哪位隱世高人看中收下為徒了呢?

在鹿村待個十年二十年,出山便可有仇報仇有冤報冤。或是憑借著一身高強的本領,叱詫江湖,風生水起。

可是他們沒有想過,來鹿村的人,多是在外活不下去之人。萬般無奈之下才到此地,隻求渾渾噩噩了渡殘生……,哪裏還有心思教導他人。

村裏對於往事,真真的是個,莫再提,莫再講。

若是碰上個鹿村的老人來此,壓根不會多看此人一眼,自己逍遙快活豈不是好的很,沒事給自己添什麼麻煩。

不要以為拜師收徒是個簡單的事兒,什麼徒弟伺候師傅,為師傅洗衣做飯照顧起居甚至養老送終。

這世間,多的是師徒翻臉不認人的常事。

為什麼朝堂有令,“天地君親師。”這是一個思想的問題。

人世間,多的是父母不養,買賣妻女,欺師滅祖,離經叛道之事,世間愚昧自私之人大有人在。

隻有讓這些人都被他人唾棄,舉步維艱,讓人們有了人倫道德規範,讓人們明白隻有尊敬與愛護才能得到他人之助,才會讓更多的人不去學他們。

有禮,才有理,才有行事準則。哪裏沒有規矩,哪裏沒有人群。

可偏偏依然有那小人得勢,或汙蔑,或陷害。反而那一身浩然正氣之人,哀歎奈何明月照溝渠,這世道,太不公。

陸小北想想,還是不要多說了吧。村規不得直言不諱。誰知道說多少就是錯的,反正話多錯多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