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必須換一個環境了!(五千字求推)(3 / 3)

既然在這個時代,李永吉並無刻意改變的意思,因此他隻是跟前幾天一樣,吃完自己碗裏的飯,故意隻吃一碟小鹹菜,又喝了粥,這就表示吃飽了。之後,就是陳媽收拾了飯菜,然後跟李進寶去廚房自己吃。

這個時候,李永吉也想到了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於是他回自己房間,挑了幾件東西放在身上,然後再次出去並鎖了門,找到了剛吃完飯出來,打算繼續去前麵看店門的李進寶。

“什麼?小少爺想去牙行?”聽了李永吉的話後,李進寶奇怪的問,“去那兒幹嘛?”

“好奇,去參觀參觀行不行?”李永吉笑了笑。

所謂牙行,其實就是撮合買賣雙方之間交易的中間商,這種中間商在交易中起著“評物價”、“通商賈”,代政府統製市場、管理商業的作用,因此權力相當大,經營範圍也相當廣泛,在宋以前,都叫做官牙。

宋代以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逐漸有了官牙、私牙之分,到了清朝之後,牙行必須持有官府發給的牙帖﹐對牙人開始有了一個明確的限製,但實際上限製有限。

到了清代,牙行的職能又從介紹交易﹑提供倉儲﹑食宿發展到自營買賣,代客墊款﹑收帳﹐代辦運輸﹑起卸﹑報關,對農民和手工業者進行預買﹑貸款。牙行的收入除傭金外還有商業利潤﹑貸款利息﹑服務報酬等,不過這類牙行是少數。

在這其中,清代的官牙,主要就是那些占據鹽糧等主流貿易流通領域的大豪,像廣東十三行,還有以前的淮揚大鹽商,很多都是這一類,他們實際上已經不能簡單的稱為牙人了,而是行業壟斷商。

清代的私牙,此時則主要是經營某些服務性的產業,比如人口買賣,田地房屋買賣等,是官牙的一種補充,也就是真正貼近市井的中間商。

簡單說,這時期老百姓一般口中的牙人,其實主要是指的那些私牙,那些官牙,早就蛻變成另外一個階級了。

盡管如此,私牙也是相當可靠的,因為《大清律例》規定,牙商必須為殷實良民,有聯保甘結,一個牙行隻許一人經營。官廳發給牙行蓋有關防的文簿,以登記客商住所姓名,逐月送報官廳。在價格評定、銀錢收付、商品收付等業務方麵,均有具體規定。

因此,牙人大都是有身份背景,且在官府跟民眾中有一定信用度的人,交易經過牙人之手,就等於去公證處公證過,最是放心不過,事後萬一出現交易糾紛,經牙人過手的合同也更容易得到官府的支持。

沒錯,李永吉要去的牙行,就是這種私牙,找他們,就是想找人買或者租一個清靜點的房子,以方便以後自己跟現代社會做時空走私交易!

至於為啥要來找李進寶,除了自己不太熟悉周圍的環境外,也是因為李永吉現在的身份是個十三歲的孩子。他這個年齡的孩子,要是一個人外出,哪怕是在城鎮裏麵,那也是不安全的,畢竟這可不是後世那種治安良好的地方。

實際上,由於環境複雜,李進寶留下來除了看門外,還有一個重要職責就是照顧好小少爺,比如平時接送上學什麼的,而一旦李永吉要出門,他一般也得跟著。

沒辦法,這時代兵荒馬亂,不這樣有個成年人跟著,他這樣一個孩子隨便出門,說不定轉眼就要被歹人給抱走賣錢了。而李永吉平時也不斷被教導,要出門別走遠,還必須找李進寶跟著。

除了這些原因外,李進寶作為李家的家仆之子,就是所謂的家生奴,相對而言忠誠方麵比較可靠,而且雖然才十八歲,但從小在這個環境長大,必要的閱曆還是有的,懂得一些人情世故,今後自己要做的一些事情必然會十分讓人難以理解,讓他先知道了問題不大。

果然,聽李永吉說隻是去參觀參觀,正閑的發慌的李進寶也動了心,正好借機出去溜達溜達,反正附近就有一家牙行,都在一條街上,大家相互之間都認識,不會有什麼問題。

“帶你去看看可以。”李進寶回頭看了看,繼續小聲道,“那你可得答應我,路上別亂跑,而且隻是去看一下就回來,回來後不準說出去咱們去過那個地方。”

“嗯,我知道,我就說讓你帶我出去溜達溜達,透透氣,消化消化食。”李永吉笑了笑。

就這樣,跟陳媽,也就是李陳氏交代了一下,李永吉沒費多少勁兒,就跟李進寶出門了。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