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二章 全殲彭伯頓軍團(1 / 3)

由於是早有預謀的行動,因此彭玉麟選擇的攻擊時間點,是淩晨四點鍾,正是天色剛剛開始亮的時間。

正常來說,淩晨這個時間點,正好是人最困最累的時間,雖然彭伯頓軍團分成了四支部隊輪換攻擊,理論上說是24小時不停,但實際上也是有區別的。

簡單說,在淩晨時分最累的時候,聯盟軍的彭伯頓軍團大都是磨洋工,主要以火炮轟擊為主,至於攻城的步兵則主要是接近後呐喊一番,連續開一陣排槍就算完。

也就是說,淩晨時分的攻城部隊是力量最弱的,隻有到了上午十點,或者下午五點左右的時候,彭伯頓軍團的攻城部隊的攻擊力才是最強的。

為了保證這次戰役的勝利,彭玉麟已經讓自己的士兵提前睡覺,深夜兩點就起床,然後又吃飽喝足,養精蓄銳,檢查武器裝備,每人還帶上三天的幹糧,就等著攻擊時刻的到來。

與此同時,不但彭玉麟的步兵團全部整裝待發,孟菲斯城的約瑟夫.約翰斯頓也特意提前組織了一支兩萬人的精銳,同樣提前養精蓄銳,準備反攻的時候一來,就配合彭玉麟的部隊一起殺出。

看這個架勢,彭玉麟與約瑟夫的這次聯手,很明顯是一個大陣仗,大有一鼓作氣把對方全殲的意思,與彭玉麟一開始的計劃並不符合。

實際上,彭玉麟這次的確是有一網打盡,一勞永逸的想法,隻不過之所以如此做,也是他考慮再三的結果。

一開始,彭玉麟的確是想按照之前的計劃,隻是用突然襲擊來擊退對方,然後像趕鴨子一樣不停的驅趕對方,再在最後關頭放對方一馬,這樣大概就能完成李永吉那個給對方個顏色看看,又不能跟對方結成私仇的命令了。

然而,這個想法是很好,可在等待的這段時間裏,彭玉麟忽然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之前的想法有些太過想當然,可一旦大家開戰,就等於撕破了臉,要想不結仇,那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這樣做的話,會給人一種背信棄義的形象。

所以彭玉麟後來仔細想了想,發覺自己似乎走入一個誤區,幹嘛非要什麼事情都自己單幹,把目光都吸引在自己身上啊,完全可以拉著別人一起幹,然後把過錯推給別人,把自己變成一個受害者,為自己的武裝幹涉行動找一個正大光明的理由。

這個思路一出來之後,彭玉麟迅速就想到了一個主意,那就是打還是要打的,偷襲之類的戰術也不妨礙用,但一定要拉一個盟友一起幹,然後一次過把對方打疼,最好能全殲。

之後呢,隻要自己是勝利方,彭玉麟就可以把這次戰爭的主要勝利者推給別人,都推到約瑟夫.約翰斯頓身上,而己方則變成一個輔助參戰者。

當然,就算是輔助參戰,也要有個理由,不妨就學皇帝陛下當初對美宣戰的理由,把自己變成個受害者,然後不得已發動反擊。

換言之,彭玉麟打算以受到對方的無故攻擊,然後不得不發起反擊為理由,加入這次反擊戰,而反擊戰的主導者呢,則送給約瑟夫.約翰斯頓的部隊。

隻要咬定這次戰役的主導者是約瑟夫.約翰斯頓,彭玉麟的部隊隻是被誤傷,然後自動反擊,那麼隻要眾口一詞,本身又是勝利方,應該就可以在麵子上糊弄過去了。

這樣一來,彭玉麟不但可以放手一搏,打個痛快,讓對方徹底認識到中國軍隊的厲害,而且也不必擔心跟對方撕破臉,畢竟表麵上這次戰役是約瑟夫.約翰斯頓的軍隊發動的反擊戰,他們遠征軍隻是被迫參與了攻擊,罪過還是聯盟軍的頭上,誰讓你們亂開炮,不小心把炮彈打到我們軍營的?

沒錯,彭玉麟為此編出的理由,就是聯盟軍的彭伯頓軍團亂開炮,不小心打到己方的軍營,受傷了己方不少的人員,然後下麵的很多士兵出於義憤,私自出營報仇,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主動攻擊聯盟軍。

嗯,這樣一來,己方明明是攻擊者,但卻成了受害者,受害者要去討回公道,似乎也沒啥可說的。隻不過與此同時呢,正好遇到孟菲斯守軍的反擊,陰差陽錯下導致聯盟軍被殲滅。

戰場上刀槍無眼,彭玉麟的那個理由還是很有可能的,至於別人信不信,那彭玉麟就不管了,反正給出這個理由,就是為了給大家一個台階下,如此一來,不但能讓聯盟軍真正認識到遠征軍的恐怖,又可以因為這個台階,不至於真的撕破臉,甚至還可以倒打一耙,以無辜被攻擊的受害者身份,跟聯盟軍政府索要賠償跟好處。

想到這些之後,彭玉麟又打電話給李永吉,詳細的說了他的這個計劃,得到了李永吉的認可之後,這才相互之間仔細的把這個計劃重新完善,並且主動跟約瑟夫.約翰斯頓溝通,最終讓這個反擊計劃徹底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