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北方聯邦軍,如果是以前,他還可以考慮投降北方政府,但在目前這種態勢下,投降北方無異於火上澆油,不但會大大激怒聯盟軍,還可能惹惱在新奧爾良的東方遠征軍。
激怒聯盟軍倒也罷了,如果激怒了東方遠征軍,那約瑟夫.約翰斯頓就徹底沒指望了,所以歸根到底,這裏麵他最大的靠山還是中國人。
正是看明白了這點,所以約瑟夫.約翰斯頓當初才那麼配合彭玉麟,因為早在開戰之初,他就已經預料到了以後,很清楚自己將來的路要怎麼走,這才徹底的倒向中國人,死心塌地的當了中國人的走狗,或者說代理人,以此來獲得中國人的資助。
這其實就跟另一個時空二十世紀初,中國的那些地方軍閥一樣,背後大都有帝國主義在資助,一旦離開了這些背後大佬的資助,他們很快就會被打回原形。
現在的約瑟夫.約翰斯頓也差不多,雖然他本不想自立,隻是想在聯盟政府中謀求更多權力,不被人隨意擺弄,這才狠抓軍權,但無奈的是,局勢並不受他的控製,聯盟國政府把他打成叛亂的命令,還有彭伯頓軍團的主動進攻,讓這一切全部打亂了。
對現在的約瑟夫.約翰斯頓而言,聯盟國政府跟他已經成了仇,短期內不可能調和;北方軍政府呢,又沒有誠意,或者說,有誠意,但大腿不夠粗,保護不了此時的他,畢竟北方軍政府現在連自身都難保了。
所以說,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那些自稱東方遠征軍的中國人,隻有這些人的幫助,或者說資助,他才能繼續在這裏站穩腳跟。
也就是明白了這些,約瑟夫.約翰斯頓才全力配合彭玉麟,對彭玉麟的做法他也不敢說三道四,反而要極力維護對方,把那一戰的戰果,或者說髒水都潑在自己身上,讓密西西比河軍團成了孟菲斯城反擊戰的主力,至於彭玉麟率領的那些中國人麼,則配合著說成是被對方無端攻擊,然後被迫出兵反擊。
為了證明中國人是受害者,約瑟夫.約翰斯頓還得對外發布聲明,說聯盟軍不但攻擊他,還肆意攻擊幫助他們的國際友人,導致國際友人,也就是中國人損失慘重,所以要求戴維斯總統立刻展開調查,對彭伯頓軍團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肆意攻擊自己人以及國際友人的事情作出解釋。
從聲明中就看出來,約瑟夫.約翰斯頓依舊是以聯盟軍成員自稱,把這件事,或者說跟彭伯頓軍團的戰爭,看作是彭伯頓軍團的私自行為,沒有直接把矛頭對準戴維斯政府,等於是為雙方提供了一個台階。
至於之前他被戴維斯政府打成叛亂,密西西比河軍團被打成叛軍的事情,約瑟夫.約翰斯頓連提都沒提,畢竟這件事隻是少數人知道,確切的說,隻是彭伯頓軍團的人知道,外人大都並不知道這件事。
之所以藏著掖著,原因倒也很簡單,那就是聯盟軍此時正跟北方軍對峙中,如果把跟約瑟夫.約翰斯頓的矛盾公布出去,肯定會引起聯邦軍的注意,要是趁機讓聯邦軍再來一個西征,重新拿下密西西比河流域,切斷聯盟國政府的東西聯係,那就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再者說,約瑟夫.約翰斯頓出身名門,家族勢力在弗吉尼亞地區相當的大,所以對約瑟夫.約翰斯頓的處理方麵,裏士滿政府其實並沒有真正的統一意見。
因此,把約瑟夫.約翰斯頓打成叛賊的事情,其實是戴維斯的個人行為,是他偷偷的給彭伯頓軍團下了命令,希望他們迅速拿下孟菲斯,重新把密西西比河軍團收歸中央。
換言之,戴維斯的本意不是要對付約瑟夫.約翰斯頓個人,而是想拿下孟菲斯這個城市,另外就是把密西西比河軍團重新掌握住,爭奪密西西比河下遊的控製權。
歸根到底,戴維斯跟約瑟夫.約翰斯頓之間的問題,主要是利益衝突,個人之間的問題不大,甚至戴維斯都給胡德等人寫過親筆信,要他們一定要善待約瑟夫.約翰斯頓,隻需要打敗他,收回他的權力就好,千萬不能傷著對方。
可以說,也正是因為不能傷著約瑟夫.約翰斯頓這個命令,才讓胡德跟彭伯頓的進攻行動束手束腳,就連炮擊孟菲斯城的時候,也都是對準城牆轟炸,根本不敢攻擊城內去殺傷人員,就是怕誤傷了約瑟夫.約翰斯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