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二章 白頭鷹計劃(3 / 3)

這三個防禦點中,伍斯特跟波士頓就不提了,兵多城堅,至於普羅維登斯這個城市麼,雖然兵力不多,城防也不夠堅固,看似比較虛弱,但這是個海港城市,能夠得到英法聯軍的海軍艦隊的支援,所以防禦力也是相當強大的,進攻這裏的話,就算一時能夠取勝,可一旦對方反應過來,從波士頓派兵支援,加上海軍艦隊的炮轟,那麼普羅維登斯早晚還會重新落入英軍的手中。

所以說,英軍之所以在普羅維登斯沒有放置太多部隊,就是因為這個城市是易攻難守,因此這裏更多的是個魚餌。

一旦進攻普羅維登斯的部隊不多,那麼五萬英軍足夠防守這裏,可要是進攻的部隊過多,那麼英軍就會撤退,再加上波士頓的援軍一起,配合從波士頓出發的海軍艦隊,對這裏重新發起反攻,一舉用猛烈的艦炮跟龐大的陸軍全殲這裏的部隊。

因此,在海軍無法取得優勢的時候,這裏是進攻者的噩夢之地,所以英軍才會放心的在這裏隻布置五萬人,而且也沒有費心思的修建要塞,而是把資源都集中在了伍斯特市。

畢竟伍斯特不像波士頓跟普羅維登斯,是個真正的內陸城市,無法獲得海軍艦隊的支援,所以對陸地防禦設施的需求更高。

那麼,把精力都集中在伍斯特,在這裏修建要塞,然後增加兵力,也就是情理之中了,換了喬治.米德是英軍指揮官,他也會這麼做。

可以說,英軍的防禦措施相當縝密,想要取巧的話,基本是不太可能。

喬治.米德的做法,不過是在戰術上稍微取了下巧,比如他先讓雪蘭多河軍團對伍斯特發起正麵進攻,牽製對方的注意力,然後再利用波托馬克河軍團從紐黑文方向出發,用速攻的方法一舉攻占普羅維登斯。

但是,普羅維登斯可以獲得海軍艦隊的支援,所以這裏不能多做停留,必須快速轉移,這也是為什麼米德要讓波托馬克河軍團一部在打下普羅維登斯之後,立刻全軍轉進伍斯特的原因。

可以說,攻打普羅維登斯,根本目的是為了調動波士頓的敵軍,讓英軍無法準確摸準自己的戰役企圖,從而為自己贏得一絲時間。

一旦英軍發覺普羅維登斯被攻陷,第一時間肯定考慮的是波士頓的防禦,然後考慮的就是如何反攻,重新奪回普羅維登斯,從而無法在第一時間內考慮到伍斯特方向的英軍。

這就給了聯邦軍一個時間差,讓他們可以集中主力,從前後兩個方向對伍斯特發動全麵進攻,爭取在三天之內拿下伍斯特,全殲這裏的守軍。

三天時間,是喬治.米德給自己製定的一個關鍵點,因為他預估到,英軍要想全麵了解到自己的戰役企圖,進而重新派重兵支援伍斯特,起碼需要三天時間。

也就是說,三天時間就是生死時間,如果三天之內可以拿下伍斯特,殲滅這裏的十萬英軍,那麼這次進攻波士頓的計劃就等於成功了一大半,接下來再進攻十萬出頭的波士頓英軍,就好辦多了。

相反,如果無法在三天內拿下伍斯特,讓英軍反應過來,及時派援軍過來,那麼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目的就破產了,最後大家隻能硬碰硬的來一場對攻。

一旦陷入那種硬碰硬的對攻局麵,光靠雪蘭多河軍團跟波托馬克河軍團還是不夠的,必須還得把正在加拿大地區進攻的詹姆斯河軍團也調過來,那樣的話,時間會越拖越就,很有可能就會出現極大的變數。

“速度與時間,就是這次軍事行動計劃的根本點。”喬治.米德這麼對林肯道,“不管是期間的調動部隊,還是真正發起進攻,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隻有速度跟時間,才是這次行動能否成功的最關鍵要素。

要想成功,所有部隊必須嚴格按照我的時間表行動,期間哪怕付出再大的犧牲也在所不惜,別說一比一,哪怕做到五比一的交換比,隻要能及時有效的按照我的時間表運動到位,這場戰役我們就贏定了。

一旦這場戰役全麵勝利,那麼總統閣下您的戰略企圖也就達成了,不算加拿大,至少新英格蘭會重新回到美利堅的懷抱中。”

“很好,就這麼做吧。”林肯點點頭,放下了手中的計劃草案,抬頭看向喬治.米德,“那麼,為了成功實施這個計劃,你需要我做什麼呢?”

“權力,絕對的權力。”喬治.米德道,“我必須擁有絕對的調兵權,物資後勤也必須優先供應。”

“沒問題,你的要求會得到滿足的。”林肯輕輕一笑,“對了,你這個計劃還沒有名字吧,應該叫什麼名字好呢?”

“這是我們的國運之戰,而且速度是關鍵,所以……不如就叫白頭鷹計劃如何?”

“白頭鷹計劃?”林肯點了點頭,“好吧,就叫白頭鷹計劃吧,但願上帝能夠繼續保佑美利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