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們的神明做的嗎?”族長的話音剛落,劉奎的聲音立刻起來。
族長又微微笑了笑,說:“這點兒小事不需要我們的神明出馬。是我們的黃神徒一
個人的功勞。”
驚訝之餘,劉奎還是沒忘記自己此行的目的,便用試探的語氣問:“請問族長,不
知我們可有福氣請到一位貴處的高人相助。”同時也作好了心裏準備,因為他實在是
想不出什麼好處可以用來打動一群心清欲寡的人。
"這樣吧,我去和其他八位族長商議之後,稟報神明,看看能不能行。"
“九位族長?”苟慧法想,成功的幾率一下子就縮小了太多太多了。
“對,九位。我們這淮水之地居住著畎、於、方、黃、白、赤、玄、風、陽九族,
所以有九個族長,我們是於族。”
“如此,就此謝過了。”劉奎沒想到,這族長竟是如此的爽快。
“因為我們的神明不願見陌生人,你們就在寒舍等候。我去去就來。”族長說完,
往木屋左邊走去。
“族長,有勞了。”劉奎急忙遞上感激之情。
三個碧遊宮弟子目送族長,看著他向右轉到木屋後麵,到看不見為止。
過了一會兒,那族長又從屋後走了出來,手上提著一麵小鑼。
劉奎三人沒說什麼,也沒問什麼,覺得族長自有他的道理,隻是呆呆地看著他行事
。
族長來到木屋前,將小鑼輕敲了八次,略停了一會兒,又敲了一次,響聲比前麵八
次要大。
鑼聲剛停,便聽到“呼呼”聲從屋後傳來。
眾人抬頭一看,原來是一隻鴻鵠。
那隻鴻鵠飛來停在族長麵前,待族長坐到它背上,拍動兩下翅膀,馱著族長,朝東
南方飛去。
劉奎三人看著鴻鵠遠去的身影,心裏頓時湧上來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劉奎三人在族長家木屋前等著。過了一個多時辰,才聽到空中傳來“呼呼”聲,抬
頭一看,兩隻鴻鵠從東南方飛來。遠遠地可以看見,其中一個人是於族族長,另外一
個人,全身上下黃黑相間,活像一隻大黃蜂騎在鴻鵠背上。
鴻鵠乃是仙鳥,速度極快,片刻工夫就落在劉奎們身前。雙方見禮:劉奎三人自然
是打個稽首;族長很隨意,加上又認識,隻是點頭一笑表示表示;那像黃蜂一樣的人
將右手放在額頭上,向劉奎三人彎腰鞠躬,應該是一種行禮的方式吧。
“這位就是我給你們說過的黃峰黃神徒。”族長一臉得意地介紹後,說:“我們的
神明同意讓黃神徒隨三位道長走一趟。隻是不可以讓徐國駒王知道他就是滅了他們十
萬大軍的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這是自然。貧道一定安排妥當!”事情進行得如此順利,讓劉奎都覺得意外。
回到正題。劉奎還沒從回憶中回過神來,徐國太子駒王也送來一個退堂鼓:“管王
叔,軍師,想我徐國力量薄弱,道法低微,留在此處也取不到什麼作用。乘此機會,
也向王叔和軍師告辭。”駒王認為,劉奎並不太樂意用徐國法師的道術。
“駒王太子......”
駒王打斷劉奎的說話,表明心意:“軍師,本王去意已決。你就不必多加挽留了。
告辭!”
又一支人馬離開了管叔陣營。
"軍師,這如何是好?"管叔也慌了起來。怕繼續這樣下去,自己的會和寶座無緣。
看見了黃峰和徐國大軍離開,李靖覺得很奇怪,傳令:“韋護,速往議事閣樓去
稟報情況。雷震子暗中前往觀察。”
“領令!”
韋護來到議事閣樓,叫閣樓守衛通報。
伯齡、呂望正向南宮適講述軍情。南宮適率領的五萬大軍剛剛才到達潼關。黃飛虎
之子黃天爵也隨軍前來。聽守衛報說韋護有事求見。知道又有事情發生了。呂望傳令
:“快叫他上來。”
韋護上閣樓來稟報:“主帥,軍師,黃峰乘鴻鵠離開了敵營。沒過多久,徐國太子
駒王也領本國兵馬離開了。”
“軍師,你認為他們是真離開,還是假離開?”伯齡覺得在這種情況下發生這種事
情,非常蹊蹺。
呂望問:“可否派雷震子前往查實?”
“雷震子已經去了。”
正在這時,軍士來報:“楊戩將軍求見。”
“快傳!”一聽楊戩回來,呂望心裏的盤算總算有了著落。不過想到對方有觀心鏡
,傳令:“南宮將軍,立刻領你帶來的兵馬接管防務。方和將軍領所有之前駐守潼關
的兵馬回京城複命。”又特別囑咐:“黃天爵剛來,對我們之前的安排不了解,這對
我們來說是一個活寶,韋護領他下去,可以敘舊情,但不能說軍情。”又吩咐:“我
和主帥有機密事與楊戩商議,其餘人等暫且退下。”
“得令!”眾人下了議事閣樓。
楊戩上來,先見禮:“見過主帥,師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