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兩個女孩(1 / 2)

臨到早自習結束的時候,黑框眼鏡、矮個子、壯實有力、眼神桀驁不馴、神出鬼沒的班主任楊老師站上了講台。

幹咳兩聲,全班立刻安靜下來。

目光巡視一圈,最後從胡楊身上收回,鏗鏘有力、抑揚頓挫、普通話標準、中氣十足的男中音傳遍了教室的每一個角落。

“本周重點事項,請做好筆記...”

前世,胡楊不喜歡班主任,屬於班上的少數派,因為大多數同學都是他的死忠粉。

少數派認為,班主任不務正業,誤人子弟。

當時,魏書生紅遍大江南北,周遊列省,兜售最新教育理念。楊老師自從聽了他的演講之後,立即躬身實踐,在班上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改革。

實行班長競選。

全班無記名投票,得票最多的兩人現場PK,各自闡述施政綱領,誰票多誰當選,勝利者組閣。

結果,兩候選人在講台上相互攻訐,繼而揭短,連初中談戀愛的破事都扯了出來,一時傳為笑談。

實行人人參與班級管理。

全班設立若幹管理小組,每個人都要管一件事,無論大小。

比如,有監督課間操的小組,設組長一名,組員一名;有監督洗桌套的小組,設組長一名,組員一名......

整個學生生涯,連小組長都沒當過的胡楊,終於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擔任高九三一班洗桌套監督小組組長,下轄組員一名。

一百分的操行評定分,每個小組按照權重,占若幹分,所以,誰都可以扣別人的分。

比如,你今天扣了我的分,我肯定不服。我管做課間操,我一樣可以找個理由扣你分。

於是,班上頃刻間就變成了你搞我、我報複你、烏煙瘴氣、矛盾重重。

最後發生了一起前班長課桌裏被倒了一整瓶墨水的惡性事件,當時可沒有監控,作案者一直沒查到,至今仍是懸案。再加上麵臨高考,這個所謂的改革在轟轟烈烈推行一年半後戛然而止。

本來就是嘛,高考指揮棒下,分數才是王道。一門心思刷題,才是小鎮做題家的唯一正途。

瞎折騰啥呢?

班上的同學,分幾個大圈子,大圈子又分若幹小圈子。

大圈子裏,一波是學習好家世好的,一波是喜歡玩社會的,一波是學習差的。女生派係不詳,反正三五成群鶯鶯燕燕,各有歡樂。

但大圈子也不絕對、不封閉。比如按照興趣愛好,可以隨時出圈。

踢足球的時候,按照癡迷足球的程度重組。以此類推,籃球,排球,乒乓球,健身等等。

開展運動的時候,各找各圈。

非運動時候,按照各自氣質組合。

胡楊屬於各種跨圈,因為愛好實在太多了。

比如,教室臨走廊一邊,玻璃窗戶外麵有鐵護欄。有一小撮同學,不知道哪根神經有毛病,一下課就比試誰指力大,結果整個護欄鋼筋全部扭曲如麻花。這裏麵,佼佼者就有胡楊。

還有,樓道的門,原本好好的,總有一小撮同學,喜歡比試誰的腿功更好,後退兩步,一腳正踹,哢嚓一聲,木門板出現了一個洞,然後圍觀者嚎叫一聲,做鳥獸散,這裏麵也有胡楊。

總之,胡楊屬於在班上比較吃的開的人。但有底線,比如去別的學校打群架,砍人這種事,絕逼不會參加。

上午10點,課間操,高三學生不參加。

同學們相約上廁所,說到上廁所,這是男生與男生之間,女生與女生之間,友誼的終極表現。或站或蹲,你瞅瞅我,我瞅瞅你,那可是終極隱私!

胡楊獨自一人,順著東側的樓梯下樓,往教學樓西側的公廁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