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譯者簡介(2)(2 / 2)

同樣的,回到小說中,的確,母親對兒子參軍的阻止不符合當時國內形勢下青年追求正義的曆史潮流。但是,我們反過來想一下,母親讓兒子守住農場而阻止其參軍的確是母親對兒子無比的關愛。因為舐犢情深,所以她反對兒子參軍,畢竟戰爭會有很多的傷亡,保不齊死亡的那個就是自己的兒子。但是當兒子參軍後,母親不再是阻擋,而是用樸質的語言敦敦教誨,支持他。母親那純樸而充滿了溫馨的話語其實在後文中具有相當大的意義和影響力。母親的話語是真正現實的反映,是真正的人生哲學。

到了亨利真正參軍後,麵對數月單調乏味的營地生活,他開始對自己之前對戰爭的看法進行了修正,“他不得不承認就戰爭而論,他對自己一無所知”。俗話說:“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在真正戰爭打響的時候,他忘記了母親的忠告,求生的欲望讓他當了逃兵,脫離了軍團。

當戰爭結束後,亨利開始返回部隊。在這一返回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是亨利自身的矛盾,一方麵他為自己的逃跑行為深深自責,另一方麵他又為自己的行為而尋找千萬個理由來安慰自我。為自己尋求理由來開脫罪責比自責所占的成分更多。“顯而易見他是根據是非常正確的、值得讚揚的準則采取行動的。他那樣做頗有遠見,富有策略。隻有了不起的人才會那樣跑開。”

在路途中,他甚至有時嫉妒受傷的士兵,因為那就是一枚紅色英勇勳章。上天對他還是有所眷顧的。一名士兵用槍擊打了亨利的頭部,讓他“光榮”的掛彩了。在回到軍團後,他謊稱自己是子彈擊中的。因為有了這枚“紅色英勇勳章”,他成了部隊裏的英雄。

盡管他良心受到了深度的譴責,但是他並沒有像我們想象中的英雄一樣主動出來認錯。當他發現自己所處的英雄位置開始讓他自信起來後,“他把先前那種讓人心悸苦惱的事置之腦後”。“他是在黑暗裏犯的錯,所以他仍然是個男子漢。”因為自信,也因為出於對先前逃跑行為的後悔,在後來的戰爭中,他勇往直前,英勇殺敵,成了一名真正的男子漢,一名真正的英雄。

在這裏,我無意過多去展開亨利的英勇場麵。我想說的是,麵對亨利這個在戰爭中成長起來的青年,我們應該要學會從中得到啟示。

因為年輕,我們允許犯錯,但不應該犯同樣的、重大的錯誤。亨利的逃跑行為在戰爭中是不允許的,更不應該為自己的錯誤而千方百計的隱瞞。盡管最後,亨利成長了一名英雄。但始終沒有向任何人提及自己逃跑的行為。這一點,我們要清醒的看到。

十多年前,我還在讀中學的讀過一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名師長去看望一名受傷青年戰士的故事。青年戰士因用身體排雷被塑為英雄,師長去看望準備對其及家屬進行撫恤。麵對領導的關心和所謂的“英雄”稱號,青年戰士在病床上幾經碾轉反側最終道出了實情:自己是意外跌倒而非故意用身體排雷。盡管他知道一旦說出真相,他將從一個英雄跌為膽小鬼。但是,誠信的力量讓他忘記了榮辱,最終選擇了坦白。在這裏,我們要清楚的看到,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盡管亨利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英勇,但青年戰士的誠信是比亨利更高的。

美國小說家德萊塞說:“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我國著名文學家魯迅也認為:“誠信乃為人之本。”誠信,應該是我們的一條人生堅守的信念和準則。人犯了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不知曉,犯了錯不願意改正。麵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我們應該像青年戰士那樣勇於承認錯誤,也要像亨利那樣用實際行動來彌補自己所犯的錯誤。

麵對當前這個複雜的世界,我們要清楚的知曉:雖然我們年輕,我們可以犯錯;但是,正因為我們年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時一定要把握好自己。

2012年3月18日上午於內江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