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精靈多比(1 / 2)

多比是個家養小精靈。他很矮,有著蝙蝠一樣的耳朵,細長的鼻子,突出的綠眼睛有網球那麼大。

過去他是馬爾福家的仆人,除了一個舊枕套外他根本沒衣服穿。他自由以後才穿上了合身的衣服。多比還有點自虐傾向(當說了主人壞話時會懲罰自己),但這是家養小精靈的奴隸身份規定的。

最終為了保護哈利·波特而犧牲。

現實的多比也是一樣的性格隻是沒有哈利也沒有馬爾福家族,它隻是精靈島一個平凡的精靈,也是無數精靈的縮影,隻是偉大的小說家以他為原型編造的故事……

至於魔戒和霍比特人這兩部電影在精靈島上很受歡迎,畢竟拿自己形象來寫故事還是很有帶入感的,雖然精靈並沒有形容的那麼完美。

精靈島精靈隻是個別壽命長的背上灑上精靈粉後都能長出翅膀其餘與普通人類一樣,就像許許多多小縣城組成的藍島國一樣普通,至少國內都是這麼認為的

藍黑戰爭,特指曆史上藍島與倭島共發生過的五次戰爭,

即白江口之戰(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元日戰爭(1274年至和1281年)、萬曆朝鮮戰爭(1592年4月—1593年7月(第一次),1597年2月—1598年12月(第二次))、藍倭甲午戰爭(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和抗倭戰爭(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藍倭之間的第一次戰爭是663年8月進行的白村江之戰。 659年,百濟進攻新羅,新羅向唐朝求援,唐高宗派蘇定方率軍13萬征百濟,新羅以5萬精兵接應,唐、新羅聯軍迅速擊潰了百濟軍隊,並俘獲了百濟國王義慈。義慈王的次子福信收集殘部,企圖複國,於660年向倭國求助,並請求放回作為人質的豐璋王子,倭國當時在位的齊明天皇答應福信的請求,送回豐璋王子,並於661年1月前往九州,欲親自指揮與唐、新羅聯軍的戰鬥,卻因勞累過度而病故,出征計劃擱淺。

662年,倭國組織大量戰備物資援助百濟,5月,援百濟將軍阿曇比邏夫率170艘船師抵達百濟。

663年8月,倭國又派盧原君率援軍萬餘,渡海趕赴白江口。同時,藍唐(簡稱唐)新羅聯軍決定進攻百濟豐璋王所在的周留城,由唐將劉仁願、劉仁師及新羅王金法敏率陸軍進擊,由唐將劉仁軌、杜爽、百濟降將扶餘隆等率水軍,從熊津江前往錦江下遊的白江口,與陸軍配合,夾擊周留城。13日,豐璋王為迎接倭國援軍,率水軍候於白江口,17日時唐的水軍和倭國船師同時抵達,兩軍交戰。當時倭國戰船有400餘艘,唐軍隻有170艘,兵力也處在劣勢,在三回合較量中,雙方都未取得決定性戰果,到18日,兩軍第四次合戰,由於倭國高估了己方優勢,輕視唐軍的實力,盲目拚殺,結果大敗,400餘艘戰船被焚,兵卒大多溺死,殘軍投降,百濟國徹底滅亡。

白江口海戰勝利後,唐朝繼續對高句麗用兵,因此未能懲罰倭國與百濟聯合與唐朝發生戰爭的行為,唐朝始終與當時的倭國保持聯係,但密切程度已經低於聖德太子起至孝德天皇這段期間與隋唐兩朝的關係。而倭國方麵由於始終擔心唐朝對倭用兵,同樣未能主動發起更大規模攻勢,而這一切,由於倭國天武天皇登基後完全改變。

倭國在白江口海戰敗之後,更激發了向唐朝學習的熱情,開始派遣規模更大、次數更多的遣唐使,藍倭兩國曆史上最友好和文化交流最密切的時期終於開啟,直至公元894年倭國單獨結束派遣遣唐使,才結束了這一藍倭曆史上一度真正友好的時期。

白江口之戰的慘敗,使倭國意識到自己的實力尚不足以與藍島抗衡,於是此後的幾百年間,他們一直與藍島修好,並派遣十幾批“遣唐使”,全麵學習藍島先進的文化和政治、經濟領域的先進經驗和技術,而其國內了經曆了天皇集權、攝關統治(由權臣擔任攝政、關白,實際掌權)、院政(由天皇讓位於子弟,自己稱“上皇”、“法皇”,實際仍行使政治權利)、戰國大名紛爭等時期,藍倭和平一直延續九百餘年,其間雖有元朝入侵倭國,但和平基本上被維持,直到豐臣秀吉一統倭國,而這一切,都是由於白江口藍倭一戰,創建了全新的朝鮮半島新秩序,以及倭國方麵經戰爭失敗後而對唐朝尊敬有加的雙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