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羌河牧兒(1 / 1)

離風起蕩,草壓伏,零星牛羊。

草波泛漾,天色青,牧童雕笛。

春撫彎了草荑,吹亂了牧兒的束發;柔雲壓平了碧巒,壓不住小兒的赤心。

“書上說,大俠在行俠仗義之前都會亮出標誌性的物什,我徐茗!可是要成為蕪羌村最厲害的獵人,怎麼能夠少得了這東西”。

自顧呢喃著,在手中石錐的打磨下竹屑不斷紛飛,一支十二孔的牧笛便在徐茗的手中慢慢成形。

不知過了多久,

悠揚略顯幹澀的笛聲悄悄的開始於原野上回蕩,精靈的曲調自牧兒的唇與笛間飛出。

飄啊飄,沿著羌河,隨樓孤山而上,穿過棵棵參天古木,流進山頂密叢,繞進了昏黃之下略顯漆紅的孤樓中。

在雕梁畫棟的樓柱間婉轉,盤旋於樓中神龕的香爐之上,神龕供奉著的是三幅畫像。

泛黃的畫卷若隱若現於陰暗之中,西山昏黃的陽光透過窗紙而入,散打在上麵,激起微微熒光,好似有亙古庇佑的聲音開始與笛聲交融,沿著這抹昏黃,逃出窗外,漫入滾滾羌河,留下卷濤的怒聲。

踏著夕陽,借著太陽落山前最後的餘光,徐茗走在回村的泥石路上。

雙手緊握,把新製的牧笛揮舞的呼風陣陣,似那行仗義之事的劍俠,牛羊兒被徐茗的“劍法”揮趕著緩緩前行。

樓孤山背後的太陽隻餘一半,徐茗帶著牛羊兒回到了蕪羌村

蕪羌村依羌河而建,至今已有三百八十七年

村中老人常在添寫族曆的時候說起,羌河曾經斷流過,而那是一段讓蕪羌村村民用族曆沿記至今的曆史

。。。。。

族曆一百二十一年,茗荒有天火隕落,橫砸入羌河之源,斷節河流

當日,村中有人於瞭望塔上遠眺羌河之源,隻見赤紅巡天,隱有悶雷做伴

族曆一百二十二年,羌河水位開始下降,直至數月之後,隱約可見河床,同歲冬,羌河斷流

星隕的第六年,一場非平時霖瀝可比的瓢潑大雨,在夜色的掩護之中悄然落下

夜半,隱隱有浪卷之聲,可是今夜的人們似乎很累,睡的沉,如這夜般的沉。

次日,起的最早的村長,背著鋤頭,踩著晨露,感慨著昨夜是這幾年睡的最舒服的一晚向羌河邊的植田走去

當來到河堤旁,村長震驚的看到原本幹涸了五年的羌河,泛著粼粼的波光,有如橫斷的天塹,從茗荒的深處而來,又向著極遠極遠的遠方流去

大喜的村長放下農具,連忙返回村中,奔走相告。是夜,篝火神龕起於河邊,村長帶領著村人行二十四拜禮,以謝羌河河神。

族曆一百二十六年,天邊的赤紅開始漸漸褪去,直年大雨,羌河複流,村長請祀河神,以求五穀豐登。

族曆一百二十七年。。。。。。

黑暗,永遠的黑暗;

深邃,食人的深邃;

大道在此地終焉,時間於此處消弭。

“啵”,一道無形的波紋,自黑暗中開始輻散,漸漸的波紋重歸於黑暗

那似夢破碎般的聲音沉寂了很久,很久,恍惚中,黑暗亮起了一點微光,如夜晚的蟲螢。一瞬,又寂滅於黑暗之中,深邃之地,原本重歸於原本

邀請已經發出,剩下的隻有等待“客人”的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