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鋼鐵之海洋(1 / 3)

朝鮮半島東,象島附近海域。

夕陽西下,海浪的高低起伏間,鋼鐵巨獸的身影,在海麵上拖得老長,而彌漫著淡淡殺氣的鋼鐵叢林,毒刺一般矗立的炮管,淋漓盡致地詮釋著暴力美學的真正涵義。連海鷗們也畏懼地拍著翅膀,在天際匆忙遠去。

剛剛完成演習科目的日俄海軍聯合艦隊,正在這裏駐泊。

這無疑是這個時代,地球上集結起來的最為強大的海軍力量。

艦隊隱隱分成了兩個分艦隊。

位於西側的,是俄羅斯帝國太平洋艦隊。這支集中了俄羅斯原遠東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精華編組而成的強大艦隊,擁有十一艘戰列艦,十四艘巡洋艦,十六艘雷擊艦。其中,庫圖佐夫公爵號裝載著馬卡洛夫海軍上將的聯合艦隊總司令部。

俄太平洋艦隊第一艦隊(簡稱第一太平洋艦隊)編成為:

第一戰隊,庫圖佐夫公爵級(德國“德意誌級”)戰列艦三艘—庫圖佐夫公爵號,巴格拉季昂號和魯緬采夫號。該型艦可以說是俄德兩國君主一九OO年塔林會議後,在海軍領域展開全麵合作的碩果,集合了德俄兩國海軍造艦思想的精華,但模板主要是德國的“德意誌”型戰列艦。

德意誌級戰列艦是德國海軍在“布倫瑞克”級戰列艦基礎上開發,用來與布倫瑞克級協同作戰,故而在艦載武器,外觀和排水量上非常相似。庫圖佐夫公爵級/德意誌級戰列艦取消了副炮塔,全部采用炮廓安裝,加大了炮位之間的距離以降低連帶損傷,節約了副炮塔裝甲用以加厚裝甲帶,其水線裝甲達到二百四十毫米,主炮塔正麵裝甲達到二百八十毫米。由於采用了防護性能最強的克虜伯裝甲,其裝甲防護力得到了大大提升。

該型艦裝有兩座雙聯裝四十倍徑二八三毫米主炮塔,十四座單裝四十倍徑一百七十二毫米副炮,並裝有六座魚雷發射管。其動力係統采取了先進的水管鍋爐,標準排水量一萬三千一百九十一噸之下,最大航速達到十九節,算是前無畏戰艦中的短跑健將。在十二節下,該型軍艦續航力達到四千八百海裏。

這三艘戰艦分別由德國日耳曼尼亞造船廠,皇家造船廠和伏爾鏗造船廠建造,由於俄國設立了高達五十萬盧布的最先完工獎金,三個德國船廠展開了瘋狂的競爭,最終私下達成和解,同時在一九O四年五月完工,平分了獎金。但俄國趕在中俄戰爭爆發前獲得這三艘新銳戰列艦的目的已經達到,三艘軍艦加入波羅的海艦隊長途跋涉來到遠東,加入了新的太平洋艦隊。該型艦的後兩艘—蘇沃洛夫公爵號和緬希科夫元帥號在俄國船廠建造,未來將就地加入俄波羅的海艦隊。

第二戰隊,波羅季諾級新銳戰列艦三艘,即亞曆山大三世皇帝號,波羅季諾號和鷹號。該型艦是俄國仿照法國“太子”級並吸收了其改進型“索芬級”戰列艦的特點,也融合了德俄聯合開發的庫圖佐夫公爵級/德意誌級戰列艦的特點,自行建造的第一型先進戰列艦。

對於這型軍艦,德皇和德國海軍顧問曾一再對沙皇和他的海軍上將們強調,法國海軍的艦船設計思路是用於風平浪靜的地中海作戰,而不適合風高浪急的日本海,相比而言,德國軍艦設計的思路一貫是針對變幻無常的北海海況,更加適合俄國太平洋艦隊的要求。但為了平衡法國盟友的失落,穩定法國金融資本對俄國的信心,沙皇依然堅持了下來,數量比另一個時空中則少了兩艘。事實上,當該型艦七改八改的設計圖紙完成的時候,已經成了一個四不像的怪物,非德非法,而深知沙皇心意的阿列克塞耶夫海軍上將則很識趣地稱之為“俄國風格”,並大肆宣揚,讓沙皇很是高興了一陣子。